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思考——晋冀鲁豫八所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调查与分析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tloveq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是指以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为对象、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手段、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音乐知识文化和音乐欣赏为基本内容的审美教育。跨入了科技高度发展的21世纪,人类社会日新月异,竞争异常激烈。“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科教兴国”等等观念的提出,使得全面综合素质的培养迫在眉睫,而艺术素质的培养又是其中的点睛之笔,它推动着科技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由于教育体制、社会现状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原因,当前我国的音乐艺术教育比较薄弱,学生进入高校以后,主要接受的是本学科专业教育、技术教育,音乐教育在师资、课程设置和艺术实践进行中没有规范化、制度化。国内音乐素质教育参差不齐,尤其是西部显得相对弱势。为提高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继承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必须加强高校大学生的音乐教育的培养。 尽管社会各界都在呼吁艺术教育的重要,但事实上,人们并没有真正意识到音乐的重要性。在中学阶段,由于升学的压力,音乐课往往被压缩课时甚至停上,导致中学和大学之间的音乐教育有些断层,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音乐工作者的思考。 本课题运用了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演绎与归纳等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对晋、冀、鲁、豫四省八所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反映出我国许多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和现象,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把音乐教育的体验、功能、作用相结合,梳理音乐在人文科学中较为独特的特征,分析音乐教育的作用,进而从理论上剖析一个纵向的脉络。把音乐作为一种人文学科,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一种重要途径,来认识音乐素质的培养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及《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的精神》(2001年-2010年),尽快改变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相对薄弱的状况,提高大学生的音乐艺术素质。呼吁全社会都来重视音乐艺术教育、重视大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是各界领导干部和音乐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
其他文献
曹保平,作为一名学院派导演,以扎实丰富的编剧功底为依托支撑着他的导演创作,近年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导演之一。他的作品不仅具有内涵深刻的思想性和丰富广泛的社会性,散发着人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推进,城市功能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置换土地的再开发和新产业类型的出现,许多山地城市的整体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城市开发建设热
学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