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中医治未病思想提倡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早期预防和诊断极其重要,2型糖尿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处于一个亚临床状态,长此以往终会累及到大动脉血管病变,对人们的危害极大。本研究利用代谢组学的方法从大量的小分子代谢物中寻找2型糖尿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比较2型糖尿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与健康人在代谢水平方面的差异,以及2型糖尿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与2型糖尿病血管疾病患者在代谢水平方面的差异,选出差异性代谢物,探讨疾病发生的可能机制;基于生物信息学挖掘与2型糖尿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基因,对其进行分析探讨,旨在对临床早期诊断治疗提供支持。方法:利用1H-NMR代谢组学方法,获取大量的代谢物数据并对其进行挖掘研究,通过多元统计学分析,比较组别之间血浆代谢组学的特征,筛选疾病的差异性代谢物,并利用ROC曲线评价寻找具有诊断能力的潜在代谢标志物;基于生物信息学,运用GeneCards数据库查找2型糖尿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基因,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生物过程和KEGG通路分析,并利用Cytoscape软件中的cytoHubba插件筛选Hub基因。结果:通过VIP>1及t检验P<0.05的综合筛选,被认为潜在的2型糖尿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与健康人之间最重要的代谢物分别为VLDL/LDL、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3-羟基丁酸、乳酸、脯氨酸、葡萄糖、牛磺酸、丝氨酸、甘氨酸、谷氨酰胺、苯丙氨酸,其中VLDL/LDL、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3-羟基丁酸、乳酸、脯氨酸具有一定潜在的诊断价值。被认为潜在的2型糖尿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与2型糖尿病血管疾病患者之间最重要的代谢物分别为VLDL/LDL、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乳酸、牛磺酸、谷氨酰胺、甘氨酸,其中VLDL/LDL、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甘氨酸具有一定潜在的诊断价值。基于生物信息学,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搜索到2型糖尿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基因963个,GO生物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其生物过程变化在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细胞对脂多糖的反应、胆固醇体内平衡等方面显著富集,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其富集的通路主要与细胞因子受体的相互作用、PI3K-Akt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有关;根据cytoHubba插件选择的hub基因为APOE、APOA5、APOB、APP、FBN1、CST3、IL6、APOA1、ALB、CP,其中 APP、ALB、IL6 富集程度最高。结论:本研究显示从健康人到2型糖尿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再演变成2型糖尿病血管疾病的过程中糖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代谢等的紊乱可能起到了重要作用,核磁共振检测分析得出2型糖尿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潜在差异性内源代谢物13个,其中可能具有一定诊断价值的为VLDL/LDL、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3-羟基丁酸、乳酸、脯氨酸;2型糖尿病血管疾病与2型糖尿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之间潜在差异性内源代谢物8个,其中可能具有一定诊断价值的为VLDL/LDL、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甘氨酸。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得到了2型糖尿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10个Hub致病基因,炎症反应、细胞对脂多糖的反应、胆固醇体内平衡、PI3K-Akt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可能是2型糖尿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病理生理过程中的重要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