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天然针叶林群落特征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ming_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为了解江西天然针叶林群落物种组成和植物区系成分,对群落内物种进行统计并采用吴征镒等对种子植物科、属分布区类型的划分标准,对江西针叶林群落区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组成江西针叶林群落的维管束植物共有124科292属487种,其中蕨类植物16科20属22种,裸子植物7科13属16种。优势科为蔷薇科、樟科、壳斗科和山茶科,优势属为山矾属、杜鹃属和柃木属。科的区系成分以泛热带、世界广布以及北温带和南温带间断分布为主,分别占种子植物总科数的27.78%、26.85%和12.96%,温带性质科(8~14)有28科,热带性质科(2~7)有51科,科的区系成分表现为热带成分为主,温带区系成分为辅的特点。属的区系成分以泛热带、北温带以及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为主,分别占总属数的比例为16.24%、15.50%和11.07%,温带性质属(8~14)有128属,热带性质属(2~7)有127属,属的区系成分表现为温带区系和热带区系的过渡性特点。(2)为了解江西天然针叶林群落物种多度格局,利用累计多度模型和几何级数模型对江西针叶林群落物种多度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灌木层多度最高,其次为乔木层,草本层多度最低。对群落物种累计多度百分比进行拟合曲线,得到乔木层拟合曲线为y=17.786 ln(x)+10.465(R2=0.9817),灌木层拟合曲线为y=15.405 ln(x)+16.179(R2=0.9708),草本层拟合曲线为y=15.405 ln(x)+16.179(R2=0.9474),均为对数函数关系。乔、灌、草三层累计多度百分比大于50%所需物种数分别为11种、13种和5种。侧面印证了物种多度格局图的结果,即灌木层物种均匀度最高,其次为乔木层,草本层物种均匀度最低。(3)为了解江西天然针叶林群落物种对环境资源利用状况,采用Levins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计算方法分析群落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结果表明:乔木层中多脉青冈、黄山松、杉木等的生态位宽度较大,灌木层中油茶、柃木、岩柃、檵木等的生态位宽度较大,草本层中薹草、淡竹叶、狗脊蕨、阔鳞鳞毛蕨的生态位宽度较大。从生态位的重叠上来看,乔木层中重叠值最大的是香榧和枫香的生态位重叠(Lih=0.0160,Lhi=0.0282),其次为猴头杜鹃和华东黄杉的生态位重叠(Lih=0.0206,Lhi=0.0248);灌木层中重叠值最大的是满山红和江南山柳的生态位重叠(Lih=0.0265,Lhi=0.0196),其次为玉山竹和岩柃的生态位重叠(Lih=0.0122,Lhi=0.0263);草本层中重叠值最大的是淡竹叶和华南紫萁的生态位重叠(Lih=0.0261,Lhi=0.0071),其次为薹草和灯心草的生态位重叠(Lih=0.0219,Lhi=0.0034)。从生态位重叠格局来看,乔、灌、草三层生态位重叠值为零的比例较大,各物种间对资源的共享趋势不明显。(4)为了解江西天然针叶林群落结构特征,对江西针叶林群落结构及其生态环境进行描述。结果表明:江西针叶林群落共有5种温性针叶林,6种暖性针叶林以及5种针阔混交林。温性针叶林为:南方铁杉群系、黄山松群系、柳杉群系、福建柏群系、南方红豆杉群系。暖性针叶林为:马尾松群系、杉木群系、华东黄杉群系、香榧群系、长叶榧群系、竹柏群系。针阔混交林群系为:香港四照花+南方红豆杉群系、猴头杜鹃+华东黄杉群系、钩栲+穗花杉群系、毛竹+南方红豆杉群系、毛竹+篦子三尖杉群系。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