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s 17,Th17 cell)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不同于Th1、Th2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的一群CD4+T细胞亚群。因其主要分泌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被命名为Th17细胞。IL-17在组织炎症中主要通过诱导炎症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产生而发挥作用,如IL-6和CXCL8等。由于IL-17很强的前炎症因子作用,Th17细胞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us,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炎症性肠炎(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银屑病(Psoriasis)以及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等。维甲酸相关孤儿核受体(Retinoid-related orphan receptor gammat,RORγt)是Th17细胞最重要的关键核转录因子,和其他转录因子一起协同促进Th17细胞的分化,如RORα、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白细胞介素调节因子4(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4,IRF4)、Runt相关转录因子(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1,Runx1)、芳香烃受体(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AHR)以及B细胞活化转录因子(B cell-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BATF)等。另外,T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IL-6,IL-23和IL-1β是Th17细胞分化和增殖的必要生长因子,并且可以促进IL-17,IL-23受体(Interleukin 23 receptor,IL-23R)以及RORγt的表达。在生物体内,组蛋白乙酰化和组蛋白去乙酰化处于动态平衡,精确地调控基因的表达和转录,从而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和生化过程。乙酰化包括对组蛋白的乙酰化以及转录因子的乙酰化,其中通过修饰转录因子可以影响蛋白质的稳定性,亚细胞定位以及DNA的结合能力。另外,在生物体内,泛素化修饰在蛋白质的降解、定位、代谢和功能方面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参与了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信号转导、转录控制、DNA修复和免疫应答等细胞调控。Th17细胞的关键核转录因子RORγt的表达、翻译后修饰状态及其活性的调节决定着Th17细胞的免疫活性。然而RORγt如何调节仍旧不是十分清楚。本研究首先通过免疫沉淀检测到在人源Th17细胞存在乙酰化的RORγt,而且这种乙酰化作用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存在的情况下更为显著;免疫共沉淀证实在人源Th17细胞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iston acetyltransferase,HATs)p300可以和RORγt相互作用;免疫印迹结果发现p300可以稳定RORγt的蛋白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应用免疫沉淀实验证实p300可以乙酰化RORγt,且乙酰化的位点主要在RORγt的第81位的赖氨酸。此外,应用Ni-NTA镍螯合树脂纯化实验发现p300可以泛素化RORγt,泛素化的位点主要在RORγt的第258位的赖氨酸,且p300泛素化RORγt蛋白主要针对63位赖氨酸相关的泛素化;利用基因沉默方法(shRNA)在人源Th17细胞中消减p300后,减少RORγt蛋白水平以及RORγt有关的基因表达;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发现p300上调了RORγt介导的IL-17表达且为剂量依赖性。更为有趣的是,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 deacetylase,HDACs)HDAC1也可以与RORγt相互作用,同时可以去乙酰化RORγt。另外,HDAC1可以抑制p300依赖的RORγt介导的IL-17的转录。人源Th17细胞存在乙酰化的RORγt,本研究力图从分子和基因水平阐明乙酰转移酶p300以及去乙酰化酶HDAC1相互调控RORγt的分子机制,从而为临床自身免疫病防治提供线索和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