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球蚴源性外泌体对巨噬细胞的影响

来源 :青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ong04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泡球蚴源性外泌体对巨噬细胞的极化作用,并探索出促进巨噬细胞极化的最适浓度。方法:1.从感染泡球蚴的BALB/c小鼠病灶中泡球蚴原头节,进行体外培养,收集上清,分离获取上清中泡球蚴源性外泌体。2.巨噬细胞培养并诱导为成熟M1型巨噬细胞。3.设置不同的外泌体浓度分别与M1型巨噬细胞共同培养,4.检测M1和M2型巨噬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及表面抗体,同时确定泡球蚴源性外泌体与巨噬细胞作用的最佳浓度。ELISA和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M1型巨噬细胞相关指标:IL-6、TGF-α及表面CD16/32分子表达水平,M2型巨噬细胞指标:IL-10水平;表面CD206和CD369分子表达水平,统计分析。结果:我们成功构建泡球蚴原头节感染BALB/c小鼠模型,并在感染小鼠病灶的病理组织切片中找到原头节,在培养原头节的上清中,透射电镜下观察到大小约100nm,多为圆形,形似杯样或茶托样的外泌体,表面特异性分子TSG101和CD9表达阳性,CD63为弱阳性。将不予外泌体刺激作为空白对照,不同浓度外泌体与巨噬细胞共培养72h,ELISA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因子TGF-α、IL-10和IL-6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结果表明细胞表面分子CD16/32、CD206和CD369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浓度为10μg/ml时,M2/M1巨噬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及细胞表型分子(IL-10)/(IL-6)、CD369/(CD16/32)和CD206/(CD16/32)的比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M2型巨噬细胞占比明显升高。结论:泡球蚴源性外泌体可促进M1巨噬细胞向M2型巨噬细胞转化,且最适浓度为10μg/ml。
其他文献
人类和机器进行语音交流,让机器听懂人类的语音,一直是人类长久以来的梦想。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应用,语音识别声学模型建模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英语和汉语普通话这样的数据资源充足的语言中,对于藏语这样的资源稀缺的语言研究较少。本研究首先建立TDNN-HMM藏语拉萨话语音识别基线系统,针对藏语拉萨话数据资源稀缺的问题,研究使用半正交因式分解TDNN-HMM声学模型对藏语拉萨话语音数据
目的:以中医“肾藏精,精生髓”为理论基础,基于GRP78/CAMKⅡ信号途径,探讨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对Aβ1-42诱导SH-SY5Y细胞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揭示六味地黄丸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乐于发布和分享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信息,位置信息的数据量更是呈指数级增长。挖掘位置信息和揭示人类移动模式是许多下游应用的重要任务,例如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推荐和交通拥塞预测等都是非常热门且被广泛研究的领域,根据挖掘用户的移动模式而进行个性化行程推荐更是一个重要且亟需解决的难题。移动互联网不仅为用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更为个性化行程规划的研
近年来,随着视频会议、高清电视和云计算等新兴业务的不断涌现,网络带宽资源需求迅速增长,传统的网络架构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基于光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弹性光网络采用了灵活
研究背景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以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张和心肌收缩力受损为特征,发病时除外高血压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和缺血性心脏病,是在世界范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老年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术后出现记忆力减退、工作及执行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对
背景肥胖及2型糖尿病等胰岛素抵抗相关疾病已成为威胁全球的公共健康卫生问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0.4%,糖尿病前期状态更是高达35.7%。环境改变与
语音信号包含了多种信息,例如说话人身份信息、情感状态和语义内容等。而语音转换就是用目标说话人的身份信息来替换源说话人的身份信息,但是保持语义内容不变的一种语音处理
目的本课题通过研究CKD3-4期患者正虚血瘀证型与其相关实验室指标相关性,以此为疾病的临床疗效评价以及中医辨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实验为横断面研究,纳入符合要求的CKD3-4
目的:通过比较慢性稳定型心绞痛(CSAP)患者的经穴压痛阈与健康人的差异,探讨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经穴及触诊敏感点的压痛敏化特征及分布规律,分析压痛敏化现象与疾病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