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直接投资不断增长,跨国公司在全球生产体系中的作用逐渐被人们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扩大市场,寻求技术,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在全球化趋势下,资本的国际自由流动对各国的国际竞争力影响日益显著。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早已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大国,其经济效应十分显著,但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却起步较晚,投资规模相对较小,与我国的整体经济实力不相称。因此,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为研究对象,研究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并与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美国、日本)和发展中国家(印度、巴西)进行对比研究。在详细梳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理论后,以宏观经济视角从我国经济水平、经济政策、经济环境三个角度选取10个变量进行较为细致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在实证研究中,选取1985-2011年的统计数据,采取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进行长期和短期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利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而通货膨胀率的提高会促使企业进行海外投资,以此减少国内投资带来的成本增加风险;短期内,外资流入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有带动作用,但长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更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科技水平的提高增强我国企业垄断优势,也利于企业对外投资;受限于我国国内资源供不应求的现状,企业会更多以资源寻求为目的进行对外投资。 最后,依据本文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一些政策建议以促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包括促进国内经济平稳持续发展,合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能源利用率等,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