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移动卫星中继合作系统上行链路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88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提供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的可靠通信,下一代通信网络发展的一个方向是融合各种通信网络。与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相比,陆地移动卫星(Land Mobile Satellite,LMS)通信系统具有覆盖面积广和不受灾难影响等优点。但是,LMS通信系统上行链路传输可靠性受限于卫星与终端之间的视距(Line of Sight, LOS)传播路径,尤其当终端位于市区或室内场景时,卫星地面节点之间的LOS路径被阻断导致通信中断。卫星与地面辅助设备合作的卫星陆地融合系统是一种卫星网络与陆地网络融合的应用场景。中继合作技术能增加源节点和目的节点间的传播路径获得空间分集,从而克服信道衰落。论文围绕带地面中继的LMS通信系统上行链路,研究了LMS中继合作系统上行链路的性能及其性能优化方案。在LMS中继合作系统上行链路的建模和性能分析方面,针对现有卫星陆地融合系统研究大多聚焦于用户较多的卫星广播通信、LMS中继合作系统上行链路建模和分析不符合卫星通信实际等现状,结合LMS信道特性,研究了LMS中继合作系统上行链路的中断概率、平均误符号率和各态历经容量性能。首先,分析了LMS信道特征和中继合作协议,构建了带地面中继的LMS通信系统上行链路模型。然后,采用矩母函数和梯形公式积分近似,推导得到了系统中断概率、平均误符号率和各态历经容量的理论闭合表达式。在LMS中继合作系统上行链路性能优化方面,首先,针对等功率分配方案造成的功率资源耗费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信道状态信息的功率分配优化方案。在总发送功率一定的条件下,根据不同的信道衰落特性,以最大化系统的各态历经容量或瞬时接收信噪比为目标,获得了移动终端和中继节点处的最优发送功率分配比。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最优功率分配,系统获得相同的性能所需的发送功率降低。其次针对一次发送需要两个正交时隙导致系统的信道利用效率降低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简单信道反馈的自适应发送方案。根据卫星接收端关于直射传输是否成功的反馈信息,系统决定是否借助中继转发信息或移动终端直接发送下一信息。性能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发送方案在保证系统可靠性的同时,增加了系统的发送速率和各态历经容量。
其他文献
表情运动捕捉是人体运动捕捉的重要分支。由于准确性高,操作简单,应用效率高等优点,基于视觉的运动捕捉系统在很多相关领域的研究中被使用。表情移植是运动捕捉的一个引申,也
移动中继系统区别于固定中继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信道随时间快速且剧烈的变化,这会对系统产生正反两方面影响:一方面多径传输和严重的多普勒扩展给系统带来很多复杂干扰,使接
高频雷达的应用增加了对海上舰船和飞机目标的探测距离,扩大了警戒范围,在军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随着高频雷达的广泛应用,雷达工作频率的选择成为
当今时代,新科技高速发展,传感技术已经深入各个领域,并扮演及其重要的角色。光纤传感技术在传感领域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将会促进传感器的发展。光纤传感器结构简单、操作
医学影像处理与分析系统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问题,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邻域,是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重要应用。在医学影像处理中,医学图像的分割和
视觉是人类获取信息、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计算机视觉就是用计算机模拟人眼的视觉功能,从图像或图像序列中提取信息,对客观世界的三维景物和物体进行形态和运动识别。在最近
近年来,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和广泛关注。由于传感器节点的能量受限,传感器节点的节能问题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技术是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
岸基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能够通过全天时、全天候,远距离的提供高分辨的舰船目标信息,准确实时地对海面目标进行监视、跟踪和识别,掌握海面目标态势,为人类航海活动提供支持
光纤传感器具有优良的传感特性: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抗电磁干扰等。其中,光纤光栅是应用比较广泛的器件;而光纤干涉传感器也因具有较高灵敏度等优点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本论文紧密贴合光纤传感器发展趋势,在对光纤光栅传感器和光纤干涉传感器的研究基础上,以混合级联式光纤传感器为切入点,主要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基于长周期光纤光栅和偏芯结构的MZ干涉仪的传感原理,设计了一种长周期光纤光栅和偏芯结构级联的
数字图像作为一种常用的多媒体信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因此对其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认证就成为了一个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传统的哈希函数(如MD5、SHA-1)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