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学思想是史学家对客观历史进程和历史学本身的理论认知。往往影响较大的史学思想,会构成某一时代或某一历史时期史学发展的主要思潮,并对史学的发展起一定的促进或制约作用。同一流派或同一时代的史家的史学思想,往往显示出鲜明的理论共性和基本特色。它所包含的内容是丰富的,所涉及的领域是广泛的。在新世纪之初,对 20 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史学思想进行系统研究,尤其是对 20 世纪马克思主义史学阵营中“新史学五大家”(郭沫若、范文澜、吕振羽、翦伯赞、侯外庐)的全新研究,这是对 20 世纪马克思主义史学进行反思和总结,以期对 21 世纪的中国史学起借鉴作用。翦伯赞(1898—1968),维吾尔族,湖南桃源人,是老一辈的中国马列主义史学家,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上最早的开拓者和探索者之一。翦伯赞的学术思想,尤其是其对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的探讨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一生经历丰富,著述颇多,涉及面广,成就卓越。代表作有:《历史哲学教程》、《中国史论集》(第一、二辑)、《中国史纲》(一、二卷)、《史料和史学》、《中国史纲要》、《历史问题论丛》、《翦伯赞史学论文选集》(第一、二、三辑)等,其他合著或合编的有《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之《义和团》和《戊戌变法》、《历代各族传记会编》(第一、二编)、《中外历史年表》等。笔者通过阅读相关资料,认为翦伯赞史学思想是丰富渊博的,但史学界对他的史学思想的研究是个别的、零碎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研究的课题。笔者在导师钱宗范教授的指导下,借鉴史学界前辈的学术研究成果,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运用多种研究方法选择相关材料,多角度、系统地介评了翦伯赞的史学思想体系。文章的第一部分运用详实的史料,简单扼要地介绍了翦伯赞丰富的学术和政治生涯,以便掌握翦伯赞史学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文章的第二部分是对翦伯赞史学思想的介评,这是本文的重中之重。主要从《历史哲学教程》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构建、颇具特色的通史研究、对中国历史上的乱世与末代王朝的考察、对中国传统封建史学的批判与继承、历史主义的史学理论的创建、对民族史研究的贡献、对史与论的关系问题的探讨以及对其它史学方法论的探讨等八个方面,系统全面地介绍和分析翦伯赞的史学思想体系,评价其史学思想的创新性、合理性和缺陷性,认为其史学思想是一个系统完整、开拓创新的思想体系。文章的第三部分探讨了翦伯赞史学思想的基本特色。认为翦伯赞在史学研究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敢于坚持、追求真理,勇于开拓、创新、批判,其著作具有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时代性,以文入史、文史兼具,始终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特色,这都形成了其史学思想的基本特色,并且具有鲜明的时代共性和个性。文章的第四部分探讨翦伯赞史学思想在 20 世纪中国史学发展史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以史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为序,认为在解放前,翦伯赞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开拓者和先锋战士,解放后至“文革” 前是中国史学界理论探索的先驱者和马克思主义战线的维护者,以及其不畏强暴、求真求实、凛然正气的良史人格,都对 20 世纪的中国史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章的第五部分是对翦伯赞史学思想的反思。本文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翦伯赞的史学思想,对当前史学界的几个热点问题进行简单分析,以期对当前的史学思潮的健康发展起借鉴作用。1<WP=4>总之,本文对翦伯赞的史学思想进行深入、多角度地探讨研究,只是一个学术初探,这不仅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翦伯赞丰富的学术思想体系,而且有利于对 20 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总结和反思,对 21 世纪的中国史学的发展起一定的借鉴作用,并以此文来纪念史学大师翦伯赞逝世 35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