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经济发展一直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山东省是一个劳动力资源充裕的省份,在出口贸易结构中,主要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但是以这样的方式参与国际分工只能够获得短期的贸易利益,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因此,探究出口贸易结构对山东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途径和影响作用途径的显著因素,改善目前的出口贸易结构,获得动态和长期的贸易利益,从而促进山东省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是尤为重要的。本文主要研究出口贸易结构通过哪些途径影响山东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作用途径的显著因素。首先,利用扩展的费德模型,运用stata10.0统计软件对山东省1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提高初级产品出口部门的要素生产率和外溢效应对促进山东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生负的效应,但提高工业制成品出口部门的要素生产率和外溢效应对山东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促进作用都是显著的,这一结论与当前山东省政府大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改善出口贸易结构的方针政策是相吻合的,山东省出口贸易结构特别是工业制成品内部结构正在由以追求数量为主逐渐向提高产品知识、技术含量方向转变。其次,将山东省17个城市的统计数据按照各待检验因素分为两组,运用邹氏参数稳定性检验对两组回归结果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影响作用途径的显著因素,即影响山东省工业制成品出口部门要素生产率和外溢效应的显著因素是,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最后,通过以上研究结论,结合山东省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性建议:积极发挥山东省政府的积极作用;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特别是工业制成品内部结构;提高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水平;提高技术进步水平;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力资本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