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有关国际组织在分析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时,把东南亚国家不透明的会计信息归结为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诱因。2001年,世界500强排名第7的安然公司伴随着一系列会计丑闻而轰然倒塌,引发了各方对美国资本市场监管体系的强烈谴责及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信任危机。这两大事件使得会计信息透明度的概念浮出水面并且逐渐变得深入人心,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透明度因而成为实务界和理论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因此,以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透明度为主题进行相关研究,对促进我国新兴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对会计信息透明度的界定入手,沿着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的“产生机理-->现实状况-->影响因素”的研究主线,立足中国实际背景,基于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从公司特征的角度,探究中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关于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设和证券市场的规范和完善的建设性建议。本文认为在中国现阶段的会计环境中,宜于从会计信息披露结果透明的角度界定会计信息透明度,这将使其更能体现中国现阶段资本市场对会计信息的透明度要求。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整体上不容乐观,信息质量低是其直接和关键的因素,对会计信息透明度的衡量应以信息质量为基础。实证检验表明,固定资产的比例、成长性、总资产利润率、财务风险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透明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波动性、上年亏损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透明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透明度负相关,但不显著,这为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建设以及资本市场的规范和完善提供了科学的实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