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劳自杀的法律认定及规制研究

来源 :中国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guangtou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于日内瓦审议通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认为“过劳”是一种慢性病,这是“过劳”首次被纳入国际疾病范畴。可见,“过劳”已成为一个全球化的现象,在我国,“过劳”现象则更为严重。严重的过劳会导致“过劳死”与“过劳自杀”,相对于“过劳死”这种更为突然的事件,“过劳自杀”较为特殊,若劳动者精神抑郁的情况能及早发现,得到重视并进行治疗,“过劳自杀”则是可以防范的,自杀的悲剧完全可以避免。从十年前的“富士康连环十四跳”,到今天的京东员工与长安福特工程师抑郁自杀,“过劳自杀”在我国频频发生。“过劳死”的劳动者遗属或许还能通过医疗保险等途径进行救济,“过劳自杀”的劳动者遗属却难以找到直接的法律依据求偿。且如今“996”工作模式之风日盛,对劳动者的生理与心理承受能力造成很大考验。目前,被列入加班文化“黑名单”的企业已有近百家,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华为、阿里巴巴、百度等。据全国总工会调查,超过20%的职工每周工作时间达到48小时,但能够得到足额加班费或得到倒休机会的人数不到其中一半。劳动者的休息权得不到保障,工作之余还要通过通讯工具时刻待命,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生活和工作不能完全分离,且带薪休假制度难以落实。某些企业工会组织形同虚设,末位淘汰制及淡漠的企业文化,劳动者时刻处于巨大精神压力之下,在承担巨大工作负荷的同时,负面情绪也无从排解。本文通过研究美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过劳自杀”相关法律规制,希望从比较法的角度借鉴相关的有益经验,肯定“过劳自杀”的工伤属性。同时,我国应从法律上扩充用人单位安全照顾义务的内容,使受害者家属可以用人单位违反安全照顾义务为由,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责任。“过劳自杀”的劳动者遗属可以寻求工伤与侵权的双重救济,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受害者得到更为充分的赔偿,另一方面可以使用人单位真正重视员工的身体健康及精神状态,从根源上减少“过劳自杀”现象发生。但由于“过劳自杀”的复杂性,纳入工伤或寻求侵权的民事救济都存在一定的理论以及实践难度,在我国缺乏法理支撑,且因果关系的认定以及举证责任的分配在实践中属于不可回避的难点,仍需要深入研究以及实际操作中的不断探索。同时,建立起相应事前预防的对策亦同等重要。从源头上减少“过劳自杀”现象的发生,做到事前预防与事后救济“双管齐下”。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调整基础工资与工时,强制“带薪休假”,积极发挥工会作用,扩大劳动监察部门权限,改善劳动环境,建立“过劳”康复机制等。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和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乘用车尤其是轿车已经走入了千家万户。人们在选购轿车时,除了对动力性、经济性和安全性有所要求外,对轿车乘坐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车内噪声声品质作为影响乘坐舒适性的重要因素,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以轿车车内噪声为研究对象,对其声品质问题进行评价分析,根据声品质的评价分析结果对车内声学环境进行设计,然后利用声品质主动控制技术实现对车内噪声声品质改善,具体研究总结
三态内容寻址存储器(TCAM)是由内容而不是存储地址寻址的存储系统。设计不同结构的TCAM时,以提高存储密度和降低功耗为两个主要目标。然而,基于CMOS技术设计存储容量较大的TC
分众传播时代,个性化的媒介成为一种趋势。DM杂志在城市化进程与消费主义:炙化背景下蓬勃发展,为中产阶层的身份建构提供了一种认同作用。它通过富有诱惑力的画面和文字,刺激并激
城市传播环境的急剧变化和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手机媒体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新生代农民工的城乡流动恰好搭上了手机媒体迅速发展的列车,他们在精神文化、人际交往、工作生活、心绪情感等方面难免会受到影响。具有丰富多元传播内容的手机媒体成为新生代农民工适应城市社会的文化精神、价值观念的有力工具,但手机媒体中的不良信息也会对他们树立正确观念造成消极影响。手机媒体的交互性和及时性
公路客运发展形势良好●公路建设突飞猛进目前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16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6万公里."五纵七横"的3.5万公里国道主干线在2010年左右建成后,国道网将把全国
学习方式的变革研究是当前教学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分析传统学习方式的弊端,就要挖掘它产生的根源、表现的形式、存在的原因等。提倡新型的学习方式就要明确它的优点及
今本《换身物语》讲述了出生在权大纳言家的一对儿女,两人容貌酷似,互换男女身份成长、出仕,最后再次互换身份为一家迎来荣华的故事。作品描写了登场人物因身份与性别相反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