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哮喘是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所导致的一种复杂的慢性气道疾病,遗传度为30-70%。随着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大规模的应用,越来越多的哮喘易感基因被鉴定,但由于人种的差异,这些结果需要在不同的人群中进行重复和验证。2006年,一个德国研究小组利用定位候选克隆方法在5p13区域发现了包括IL7R在内的多个哮喘易感位点。由于该区域在多个人群中已反复被证实是一个与哮喘连锁的一个区域,而且在这个区域内含有多个细胞因子相关的基因。鉴于以上证据,加之考虑到IL7R的功能,我们认为IL7R是一个哮喘的候选基因。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基于群体的病例对照关联分析方法探讨白细胞介素7受体基因在汉族人群哮喘发生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收集哮喘患者及正常对照血样并提取基因组DNA,所收集的400个哮喘患者均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424个正常对照均无过敏性哮喘及其他过敏性疾病的症状及病史并排除肝、肾疾病。全部标本来自潍坊哮喘病医院及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病例组个体与对照组个体均为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山东汉族人。利用Haploview分析来自HapMap数据库中HCB人群的IL7R基因的数据,我们从中选择了三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均为标签SNP,分别位于启动子(rs11567686),第2外显子(rs1494558)和内含子3(rs10063445)。根据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读取并统计各多态位点在哮喘组与对照组中的基因型,计算各位点在哮喘组与对照组中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根据Hardy-Weinberg定律计算出各多态位点在哮喘组和对照组中的预期基因型频率,利用卡方检验比较观察到的基因型频率与预期基因型频率的差异,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利用SPSS13.0进行卡方检验比较各位点在哮喘组与对照组中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若某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分布在哮喘组与对照组中具有统计学差异,则说明该多态位点是否与哮喘具有相关性;利用SHEsis软件检验各基因的多个多态位点间的连锁不平衡状态,并利用SHEsis软件构建单倍体型、计算各种单倍体型在哮喘组与对照组中的频率并检验单倍体型在哮喘组与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所分析的三个位点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均符合H-W平衡。在rs1494558位点,对照组和病例组的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3,OR=0.775,95%CI=0.634-0.984);在rs10063445位点,对照组和病例组的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2,OR=1.298,95%CI=1.059-1.592);在rs11567686位点,没有观察到差异(P=0.448)。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显示,rs1494558与rs10063445两个SNP之间的D’为0.47,处于较弱的连锁不平衡状态。结论:我们的结果表明IL7R基因内多态位点与汉族人群哮喘具有相关性,其中rs1494558与rs10063445位点在哮喘的发生中很可能具有独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