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4,4',4",6,6',6"-九硝基三联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来源 :中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tsks1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2,2",4,4,4",6,6,6"-九硝基三联苯(NONA)具有较高的分解温度,且长期暴露于高温及低真空度环境下仍能可靠起爆的特性,被视为优良的耐热炸药。目前国外对NONA的合成与应用的研究已有大量的报道,由于NONA的合成产率较低,分离方法繁琐,国内对NONA的研究仍处于实验室合成阶段。本文拟通过改进NONA的合成与分离方法实现NONA的合成与提纯,为NONA的国内工业合成与应用奠定基础。  以间二氯苯为原料,硝酸钾-发烟硫酸为硝化剂反应合成了1,3-二氯-2,4,6-三硝基苯(DCTNB),通过研究硝化温度、发烟硫酸用量、硝酸钾与间二氯苯的摩尔和硝化时间比对DCTNB得率的影响,优化了DCTNB的合成工艺。得到了较佳的工艺条件:硝化温度140℃、发烟硫酸60mL、硝酸钾与间二氯苯摩尔比为7∶1、硝化时间4h。粗产品得率为83.6%,乙醇重结晶后的纯品得率为81.1%。并通过熔点测定、薄层色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DCTNB进行了分析和结构表征。  以2,4,6-三硝基氯苯(PiCl)为原料,在惰性溶剂硝基苯中,经活化铜粉催化发生Ullmann缩合反应合成了2,2,4,4,6,6-六硝基二联苯(HNBP),并通过溶剂蒸发法得到HNBP的单晶。经熔点测定、薄层色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HNBP进行了分析和结构表征。通过重力法对HNBP在温度范围为313.15~353.15K时在苯、甲苯、二甲苯、氯苯、苯甲醚和环氧氯丙烷中的溶解度进行了测试。  以DCTNB和PiCl为原料,在高沸点惰性溶剂硝基苯中,经活化铜粉催化发生混合Ullmann缩合反应,并通过溶剂-非溶剂对析法使NONA及其副产物从反应母液中析出从而得到NONA粗产品,粗产品经苯甲醚煮洗和柱色谱处理后得到了纯度较高的NONA产品,通过溶剂蒸发法得到了NONA的单晶。经熔点测定、薄层色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NONA进行分析和结构表征。通过重力法对NONA在温度范围为313.15~353.15K时在苯、甲苯、二甲苯、氯苯、苯甲醚和环氧氯丙烷中的溶解度进行了测试并将NONA的溶解度与HNBP的溶解度进行对比得到了较好的分离试剂。  最后,通过TG-DSC、gaussian09软件包、Multiwfn软件包、Kamlet-Jacobs方程分别对HNBP和NONA的热性能、生成焓、爆速和爆压进行研究。
其他文献
树莓(Rubus idaeus L.,raspberry)属于蔷薇科悬钩子属,又名覆盆子、悬钩子、山莓等,是色鲜味醇的小浆果,具有较高的营养和经济价值;树莓根、茎、叶兼可入药,味甘性平,益肾固精,补肝明目。茎叶煎水,可外用止痒、治冻疮、治疱。;此外树莓生命力强,每个生长季经根芽萌生大量地上根、茎、叶,能用于养护荒山土坡,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本论文对树莓叶片中次生代谢物的提取、鉴定、分离、纯化以及活
可控的蛋白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是细胞内最基本的分子机制,广泛表达的蛋白磷酸酶2A(PP2A)属于丝/苏氨酸类蛋白磷酸酶,占到了细胞总蛋白的1%,它和蛋白磷酸酶1(PP1)一起控制着细胞内90
许多细胞在行使生物学功能的过程中,蛋白质的可逆磷酸化属于至关重要的调节机制,蛋白激酶与蛋白磷酸酶分别执行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功能,PP1是主要的丝/苏氨酸蛋白磷酸酶之一。在本
橡胶木是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不仅纹理色调丰富美观,而且物理性能优良,深受人们喜爱,但橡胶木在潮湿环境下易发霉腐朽,干燥环境下遇火易燃,使用前需要对其进行改性处理,而迄今为止的橡胶木改性剂中大多只有一种或两种改性功效,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故集多种改性功效于一体的多功能改性剂成为橡胶木改性研究领域的热点。本课题以三聚氯氰、正己胺、氨基乙磺酸和3-巯基-1,2,4-三氮唑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