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庄煤矿下组煤安全带压开采条件评价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dhlp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不断增加,煤层底板突水已成为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矿井地质灾害之一,研究采动影响下下组煤底板隔水岩层的阻渗性能,对于底板突水的评价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以兖州矿区兴隆庄煤矿下组煤底板带压开采为工程背景,对其深部下组煤采区的突水危险性进行了综合研究。根据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及相邻矿井的下组煤底板带压开采资料,分析了兴隆庄煤矿下组煤底板带压开采条件。影响下组煤安全开采的含水层主要为十三灰、十四灰和奥灰,井田范围内十四灰大部分沉缺,且十三灰与十四灰间隔厚度较小,将十三灰与十四灰并为同一含水层考虑。奥灰含水层富水性中等,主要通过断裂构造与其他含水层发生水力联系。下组煤底板砂岩、薄层灰岩及泥质岩均为良好的隔水层,17煤与十三灰、十三灰与奥灰两个隔水层段的岩性及其组合结构、发育厚度对于下组煤底板带压开采的安全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现场原位压渗实验,获取兖州矿区下组煤不同岩性组合及结构条件底板的阻渗性对比试验数据,提出了适用于兴隆庄煤矿下组煤底板不同岩性及结构的阻水岩层平均阻渗强度建议值,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阻渗条件的评价模型。综合运用突水系数法和阻渗条件对兴隆庄煤矿下组煤带压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分区,结果表明井田17煤正常结构状态底板在井田东南边下一、下三等采区存在发生十三灰水突水的可能。对于构造扰动底板,根据煤层与含水层间阻水岩层厚度进行分区评价,结果表明发生十三灰水沿断层带导渗的可能性很大,阻水岩层厚度小于60m时,存在奥灰水沿断层带导渗的可能,阻水岩层厚度大于60m时开采16上煤对于落差不大于8m的断层,底板阻水岩层可以有效地阻隔奥灰水沿断层带导渗,开采17煤时,5m落差是断层发生渗透破坏的临界条件。最后以兖州矿区相邻井田两个下组煤工作面为例,对比分析突水系数法和阻渗条件评价下组煤底板带压开采安全条件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阻渗强度能更加真实地反映底板阻水能力。此次基于阻渗条件对兴隆庄煤矿下组煤底板带压开采条件的评价结果能够有效地指导井田下组煤开采,为井田下组煤带压开采水害防治提供技术保障。
其他文献
杂环化合物是一大类具有重要生理功能和药理活性的有机分子化合物,因此,杂环化合物库的组合合成已经成为当前组合化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领域之一。随着组合化学的迅速发展,兼
绩效三棱镜为人们寻求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的征程抹上了一道亮色,但无法回避美好憧憬往往以碌碌无为、无所适从而终。本文从绩效三棱镜和EVA互补分析入手,从四个不同的角度阐
氰醇是合成一些多官能基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手性氰醇还是不对称合成中的重要手性源之一。酮的不对称硅腈化反应作为制备光学活性氰醇的直接而有效的方法,已被广泛接受。本
自然垄断给社会带来规模经济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垄断利润也被人们看成是不公平,为此,政府必须对自然垄断进行管制。价格管制是政府实施管制的有利手段。本文主
目的研究分析生物制剂在风湿免疫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风湿免疫病住院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
伴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日益盛行,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亟须改革与创新。而任务型教学法的产生,是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产生
结合小兴浪大桥的概况,介绍了小兴浪大桥转体系统的基本组成,提出了该大桥转体施工的主要步骤及转体过程中应注意的相关事项,指出桥梁转体施工工艺较为复杂,满足转体要求后,才能进
本论文着重讨论了NMR中的化学交换问题。本论文以几个特殊的溶液交换体系为例,应用动态核磁共振(DNMR)理论和方法研究了液体溶液中化学交换及其相关的几个动力学问题,对NMR交换相
小组合作教学方式是现阶段教育教学中十分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其因为高效的教学能力而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通过小组合作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沟通能力,改善课堂氛围,
近二十年来,稀土有机化学研究兴趣已经逐渐由新化合物合成向研究这些化合物的反应性质和催化性质发展。这主要是因为稀土有机化合物具有许多独特的反应性质,通过对它们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