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不断增加,煤层底板突水已成为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矿井地质灾害之一,研究采动影响下下组煤底板隔水岩层的阻渗性能,对于底板突水的评价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以兖州矿区兴隆庄煤矿下组煤底板带压开采为工程背景,对其深部下组煤采区的突水危险性进行了综合研究。根据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及相邻矿井的下组煤底板带压开采资料,分析了兴隆庄煤矿下组煤底板带压开采条件。影响下组煤安全开采的含水层主要为十三灰、十四灰和奥灰,井田范围内十四灰大部分沉缺,且十三灰与十四灰间隔厚度较小,将十三灰与十四灰并为同一含水层考虑。奥灰含水层富水性中等,主要通过断裂构造与其他含水层发生水力联系。下组煤底板砂岩、薄层灰岩及泥质岩均为良好的隔水层,17煤与十三灰、十三灰与奥灰两个隔水层段的岩性及其组合结构、发育厚度对于下组煤底板带压开采的安全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现场原位压渗实验,获取兖州矿区下组煤不同岩性组合及结构条件底板的阻渗性对比试验数据,提出了适用于兴隆庄煤矿下组煤底板不同岩性及结构的阻水岩层平均阻渗强度建议值,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阻渗条件的评价模型。综合运用突水系数法和阻渗条件对兴隆庄煤矿下组煤带压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分区,结果表明井田17煤正常结构状态底板在井田东南边下一、下三等采区存在发生十三灰水突水的可能。对于构造扰动底板,根据煤层与含水层间阻水岩层厚度进行分区评价,结果表明发生十三灰水沿断层带导渗的可能性很大,阻水岩层厚度小于60m时,存在奥灰水沿断层带导渗的可能,阻水岩层厚度大于60m时开采16上煤对于落差不大于8m的断层,底板阻水岩层可以有效地阻隔奥灰水沿断层带导渗,开采17煤时,5m落差是断层发生渗透破坏的临界条件。最后以兖州矿区相邻井田两个下组煤工作面为例,对比分析突水系数法和阻渗条件评价下组煤底板带压开采安全条件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阻渗强度能更加真实地反映底板阻水能力。此次基于阻渗条件对兴隆庄煤矿下组煤底板带压开采条件的评价结果能够有效地指导井田下组煤开采,为井田下组煤带压开采水害防治提供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