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生态循环水系统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

来源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ma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将由生物制剂组成的生物过滤装置与物理过滤相结合,组成了一个室内的生态养殖系统。该系统由沉淀池、生物制剂过滤池、养殖池及附属设施组成。试验分为平行的两部分,一部分是未经过循环系统的室外养殖池的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另一部分是经过循环系统的室内养殖池的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旨在解决水资源缺乏的同时,为构建合理的生态循环水系统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1、共鉴定浮游植物7门56属69种,绿藻类最多29种(属),其次为硅藻17种(属);隐藻最少2种(属)。室内循环水育苗池共检出浮游植物44属50种,绿藻类最多17种,其次硅藻15种,隐藻类最少,仅有1种。室外非循环水养殖系统(不包括水源和沉淀池)共鉴定出浮游植物39属44种,绿藻类最多21种,其次为硅藻类和蓝藻类各6种,甲藻类、隐藻类和金藻类均为2种。2、循环水体和非循环水体中浮游植物的优势种主要是绿藻类和硅藻类,两种水体共有的优势种类有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绿球藻(Cladophora aegagrophila)和小环藻(Cyclotella sp.),室内循环水体中优势种主要为硅藻类;室外水体中优势种主要为绿藻类,且蓝藻类的优势明显,包括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和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 flos-aquae)。3、浮游植物生物密度范围在0.05×104ind./L-3980.89×104ind./L。整体水平上,生物密度由高到低排列顺序为:室外育苗池(2906.12×104ind./L)>室外亲鱼池(1467.60×104ind./L)>沉淀池(136.45×104ind./L)>水源(53.53×104ind./L)>第一单元(72.87×104ind./L)>第二单元(32.76×104ind./L).4、浮游植物多样性H’范围为1.71~3.52之间,平均为2.94;丰富度范围为0.53~1.19之间,平均为0.89;均匀度范围在0.46~0.80之间,平均为0.68。二、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1、本调查发现的42种浮游动物中,轮虫最多为25种,占浮游动物总种类数的59.5%,其次为原生动物7种,占16.7%,种类最少的为线形动物和甲壳类,各1种。室内循环水系统共鉴定出23种(属),轮虫最多13种,占总种类数的56.5%;其次原生动物6种,百分比为26.1%。室外非循环水养殖系统(不包括水源和沉淀池)共鉴定出浮游植物23种(属),轮虫最多14种,占总种类数的63.6%;其次为原生动物4种,占18.2%;枝角类2种,占9.1%;线性动物和浮游幼体均为1种,各占4.5%。2、第二单元、水源和沉淀池中浮游动物优势种各有10种;第一单元优势种有8种;室外亲鱼池和室外育苗池各有7种。室内循环水体中优势种类除轮虫外,还包括原生动物种类和甲壳类;室外非循环水体(不包括水源和沉淀池)中轮虫占有绝对优势。3、浮游动物生物丰度范围为81-13733ind./L,整体水平上,生物密度由高到低排列顺序为:室外育苗池(12744ind./L)>室外亲鱼池(5309ind./L)>沉淀池(928ind./L)>第一单元(445ind./L)>水源(357ind./L)>第二单元(176ind./L)。非循环水体(不包括水源和沉淀池)浮游动物丰度大于循环水体。4、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H’范围为1.36~3.62,平均为2.57。丰富度范围为0.36-1.91,平均为1.15。均匀度范围为0.54~0.95,平均为0.73。
其他文献
咪唑衍生物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含氮杂环化合物,许多药物分子和天然产物中都含有咪唑结构。同时,咪唑作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化学、材料化学、药物化学、天然产物化
第一部分:糖尿病肾病关键ce RNA网络构建分析及验证目的检测糖尿病肾病小鼠差异表达的m RNA与lncRNA,构建糖尿病肾病关键ce RNA相互作用网络;筛选可能参与糖尿病肾病系膜增生的关键ce RNA对。方法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在糖尿病肾病小鼠肾脏组织中差异表达的m RNA及lncRNA;通过Bio Mart去除在ENSEMBLE数据库中未收录的RNA;通过Mi Randa及Star Ba
喹啉类衍生物是一种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在食品加工、农药制作、药物筛选等领域被广泛地应用。喹啉类衍生物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如杀菌、抗菌、抗氧化、抗疟疾等。试图得到药用
电动汽车以电能代替燃油,清洁环保无排放,是实现清洁替代、缓解能源危机的重要环节。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发展带动了配套充电桩、充电站的建设。直流型电动汽车充放电站结构紧凑
化学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对某种化学活性物质做出特异性响应,并将相关信息转变为可检测和记录的电信号元件。纳米材料独特的光电性能使其在传感器领域蓬勃发展。而量子点作为其中一员,在传感器方面的应用也愈来愈趋于成熟。本文基于硅/石墨烯量子点构建了用于检测人体血液葡萄糖含量及尿液中碘含量的传感器,包括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采用简单的微乳液法制备平均粒径为2 nm的氨基功能化硅量子点(NH_2@SiQDs),通过
碳纳米材料作为现代社会的新型材料备受各界关注。石墨烯量子点(GQD)是一种零维的碳纳米材料。GQD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质,如大比表面积,独特的电、光特性,低毒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在当今社会,机器视觉技术发展迅速并不断向各个行业延伸。本文利用机器视觉技术,以蓝莓果实作为检测对象,以地空两用农林信息采集机器人作为搭载平台,对农林信息采集机器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