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式硬态车削不同淬硬状态下Cr12MoV白层的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feifei1988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干式硬态车削已加工表面质量进行评价的指标有很多,白层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因素。白层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能:一方面相比于加工材料本身,白层的耐磨性好,硬度高;另一方面又比较脆,加工参数控制不好会在组织内部产生微裂纹,使用过程中零件表层材料会伴随裂纹的扩展而脱落。只有对干式硬态车削中产生的白层进行深入研究,才能获得较高的已加工表面质量。因此,对已加工表面白层的形成机理,需要进行试验分析研究;对于已加工表面白层的厚度,也需要建立预测模型,这样才能为实际加工生产过程中切削参数的合理选择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对轴承钢GCr15已加工表面白层进行了研究,对淬硬冷作模具钢Cr12Mo V研究的不多,在研究白层厚度影响因素方面,对不同淬硬状态对白层厚度的影响也鲜有研究。本文对聚晶立方氮化硼刀具(PCBN)干式硬态车削淬硬模具钢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和试验研究,对已加工表面白层组织形态以及切削参数对其厚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白层厚度预测模型。主要工作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的方法建立了PCBN刀具干式硬态车削淬硬模具钢Cr12Mo V的直角车削模型,对加工过程中的等效应力、等效应变和热-力作用进行了分析。(2)对试验获得的已加工表面的样件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EDS)下进行了扫描,分析干式硬态车削Cr12Mo V已加工表面的微观组织演变过程以及白层的形成机理。(3)采用单因素法,设定切削参数(切削速度v、进给量f、背吃刀量ap)以及工件材料硬度为自变量,白层厚度为因变量,根据试验数据,探究各个切削参数对白层厚度的影响规律并运用多元非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了白层厚度的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较大的等效应力会在干式硬态车削已加工表面产生,切削温度也从已加工表面向工件内部传导;已加工表面白层的形成是热-力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对白层厚度影响较大的切削参数是切削速度和背吃刀量,对白层厚度影响不显著的切削参数是进给量;建立的白层厚度预测模型经过复相关系数检验和F检验可知,该预测模型的回归效果非常显著,能够对白层的厚度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
其他文献
自从工业机器人问世以来,工业机器人就作为人类的一种工具应用于各个行业中,以弥补人工作业的不足。在我国制造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下,工业机器人技术和功能有待更进一步的提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企业间及内部的合作和竞争越来越频繁,关系越来越紧密,构成了一个相互联接的复杂网络,在纷繁复杂的生产关系中,生产线缓冲区如何配置对系统性能影响很大
数字化装配工艺规划与仿真可有效地缩短产品装配工艺设计和实现周期,对产品快速开发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数字化装配工艺规划是近十余年来CAD/CAM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但对于
在我国的电力企业之中,人力资源相对比较多,同时员工也是存在着密集型的特点,所以在对员工要求方面比较高,在电力企业中,通过加强对员工的培训,能够让员工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