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孕妇妊娠期间CRP水平的变化,来探讨C-反应蛋白与子痫前期及子痫发病关系,同时探讨CRP是否可以作为子痫前期及子痫的预测指标。对疾病的早期预防和提高孕产妇及围产儿的存活质量有一定意义。方法2009年11月~2010年11月间孕12周后到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产科进行产前检查且在本院分娩的孕妇共1949例,在所有调查对象中出现子痫及子痫前期患者102例作为病例组;从调查对象中随机选取未发生子痫前期及子痫的12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自制的调查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数据整理后用Excel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对资料进行t检验、χ2检验、方差分析及相关分析。结果1.病例组与对照组在的一般情况比较结果显示,两组在年龄、文化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产史比较结果显示,怀孕次数、人工流产次数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族史病例组较对照组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2.首次产检时病例组与对照组的一般临床特征比较结果显示,两组在年龄、体重指数、平均动脉压及产检孕周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病例组(3.49±1.31)与对照组(3.33±1.35)首次产检时CRP水平比较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孕次和人工流产次数分层分析,结果表明分层后两组首次产检时CRP水平仍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4.首次产检时CRP水平随孕周的增加,CRP水平升高,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678,P<0.001)。5.分娩时病例组与对照组的一般临床特征比较结果显示,两组在体重指数、平均动脉压及分娩孕周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分娩时CRP水平病例组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7.00±20.55 vs8.30±1.3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按孕次和人工流产次数分层后,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娩时CRP水平差异显著(P<0.05)。7.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分娩时CRP水平升高,各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F=25.934,P<0.05)。8.分娩时的CRP水平与孕期体重增重及平均动脉压之间均有相关关系(P<0.05)。9.分娩时的CRP水平与尿蛋白、肾功能及肝功能之间均存在相关关系(P<0.05)。结论: 1.孕早期病例组与对照组间CRP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2.不同孕周的CRP水平不同,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增加;3.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分娩时C-反应蛋白升高显著;4.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分娩时CRP水平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