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现性评价是以真实情境为依托,以多样化的活动为评价载体,以学生表现为评价内容,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以及深层次、全方位、多角度的反馈地理教与学为终极目标的一种评价方式。目前表现性评价在初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较少,究其原因,一是《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8年)》(以下简称《课标(2018年)》)对表现性评价只字未提,二是表现性评价实际操作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与精力。要实现表现性评价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就必须改进表现性评价方法,使之适合初中地理教学特点。如果基于生活教育视角实施表现性评价,并结合实际应用能力培养,那么表现性评价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可操作性将大大提高。基于生活教育视角的表现性评价符合初中地理课标的基本理念及初中地理教学的生活性特点,且教学趣味性较高,在提高地理学习兴趣的同时,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参与性,并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自身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在生活教育视角下实施表现性评价对于初中地理教学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整理了相关概念与研究动态,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对长沙市初中地理学习评价现状进行了调查,归纳出当前初中地理学习评价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生活教育视角下实施表现性评价的原则及过程及策略。同时,运用教育实验法以教学实践的形式进行进一步研究,设置对照组与实验组,以试题中有关生活教育内容的成绩以及问卷调查等方式,检验表现性评价在初中地理学习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1)据初中地理学习评价现状问卷调查分析得出:表现性评价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极少,表现性评价在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在于系统化的评价量规难以制定,且当前初中地理学习评价方式仍主要为纸笔测验,形成性评价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2)基于生活教育视角的表现性评价实施过程中应遵循生活性原则、趣味性原则、生成性原则及可操作性原则。其实施过程应以生活教育为指导,使评价目标指导生活、评价任务源于生活、评价量表嵌入生活、评价实施融入生活。根据实施原则及过程,提出以下实施策略,分别是精选教材内容、撰写任务指导语、创新评价任务类型、采用“贯穿式”表现性评价模式、以及明确过程性评价方式的分工。(3)以长沙市开福区第一中学为例,进行生活教育视角下初中地理表现性评价的教育实验,通过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学生体验效果进行分析,可知学生对表现性任务兴趣浓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也有较大提升,对生活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表明基于生活教育视角的表现性评价对初中生地理学习动机、学习状态、学习效果均具有较大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