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把人类带入了读图的时代。图形能给人更直观的视觉感受,从而以图形为表现形式的新学习方式渐渐被人们发掘。在这样的背景下,知识可视化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它将知识翻译成形象化的图形,使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视觉的冲击感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促使更高效地学习以及知识的传播与创新。如今,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把知识形成合适的视觉表征方式,知识可视化得到了新的突破,知识可视化这一手段在教育教学领域也不断被运用研究,帮助了教师的教学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高中的课程中,思想政治这一学科的知识点繁杂,每一个章节每一个框题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将知识可视化运用到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当中,有利于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限制,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这些知识点的动态生成过程和内在联系,增强学生主动思考学习的能力。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通过文献分析、调查研究等方法,试图将知识可视化这一手段运用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当中,旨在研究知识可视化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的意义以及存在问题,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帮助教师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知识可视化的相关概念,在明确概念之后,通过介绍双重编码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脑科学理论,论证了知识可视化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的理论基础。并从高中思想政治的学科特点、高中生的认知特点以及知识可视化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影响这三个角度来分析知识可视化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重要性,论证其现实依据。第二部分通过以江苏省两所中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和访谈,结合问卷数据结果来分析目前知识可视化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的现状,从而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剖析。进而针对问题试图对知识可视化的运用进行优化分析。第三部分探究知识可视化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的具体实践。包括前期准备阶段知识可视化绘制的基本原理和教学原则、对学生的前期培训和分组以及实践阶段教师教学设计的可视化和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