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污泥制备活性炭及吸附硫化氢恶臭气体的研究

来源 :哈尔滨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aoying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剩余污泥随着污水厂的建成而大量产生,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将剩余污泥用于制备活性炭可解决这一难题。本论文以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为原料,选用ZnCl2、KOH和H3P04三种不同活化剂,通过正交试验,采用热解碳化法制备出系列污泥活性炭。以H2S的吸附时间为评价指标,确定了制备污泥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并采用SEM、FT-IR、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等表征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以ZrCl2和KOH为活化剂制备的污泥活性炭其吸附性能要远好于以H3P04为活化剂的污泥活性炭,尤其当ZnC12的浓度为60%、活化温度为600℃、活化时间为2 h、污泥与活化剂质量比为1:2时,吸附H2S的时间可达455 min,碘吸附值、亚甲基蓝吸附值分别为388.56 mg/g和41.55 mg/g;而以H3P04为活化剂的污泥活性炭,其H2S的吸附时间仅为6min,几乎没有吸附H2S能力。结构分析显示,以H3P04为活化剂的污泥活性炭表面粗糙,可见孔很少,以ZnCl2和KOH为活化剂的污泥活性炭表面分布有大量的孔隙,并以中孔为主,而这些结构不仅有利于H2S的吸附,还可将其作为多孔的载体使用。为了进一步提高污泥活性炭吸附H2S的性能,采用液相直接沉淀法将CuO负载到污泥活性炭上,并对其结构和吸附/再生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污泥活性炭上负载的CuO为纳米材料,其颗粒呈棒状,颗粒尺寸在20 nm左右,其吸附H2S时间比未负载的污泥活性炭提高了 31.42%,一次再生后其吸附H2S性能明显下降,但随着再生次数的增加,其吸附性能变化幅度不大。利用剩余污泥制备的系列污泥活性炭可进行H2S恶臭气体的吸附,本研究不但使剩余污泥处置实现了减量化和资源化,而且达到了以废治废、变废为宝的目的。
其他文献
近年来,开放数据运动不断推进,数据开放的目标也由最初的数据资源开放授权逐渐向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提升数据资源的可用性、可信度等方向转变。元数据是描述数据资源各种特征的摘要数据,揭示了数据资源的内容、特征、作用、获取方式等信息,在帮助数据用户查找和获取数据资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元数据建设、质量控制等作为数据开放的必须步骤和重要单元,在构建政府数据开放平台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我国已上线并有效
流致振动广泛存在于工程应用中,尤其在核反应堆中,直接影响着核反应堆的运行安全。冷却剂的高速流动会使燃料元件产生振动,这种流固耦合振动极易导致燃料棒的变形和磨损,甚至
随着水资源的日益匮乏,新的农田技术不断被提出,我们对作物高产的单一目标逐渐向节水、增产等多重目标转化。花生作为辽宁省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其产量往往受到季节性
世界上地震灾害的频发对人类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其中由于建筑物的倒塌破坏而造成的损失尤为严重。由于试验环境、成本等问题的限制,一些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各种数值模拟分析
人工林的间伐不仅涉及林木生长与收获,而且关系到人工林的地力维持。如何维护人工林的地力、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已成为当今众多学者所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杉木(Cunninghamia l
采暖季节的集中供热系统中,存在着热容量不足的问题。在供、回水温度对于系统的热传递和节能有着十分重大影响的前提下,针对供热能耗现状和喷射式热泵的研究背景,本文提出了
Web应用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用户与Web应用程序的交互一般是通过Web服务器来实现的。Web日志作为Web服务器最重要的一个部分,记录了 Web服务器的运行状况以及客户
名词动用是先秦汉语乃至现代汉语中一种常见的复杂的语言现象,以往对该现象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描写层面,较少涉及更深层次的解释。《左传》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具有很高的语料价值。从认知角度出发,运用原型范畴、概念转喻和概念隐喻等相关理论分析《左传》中名词动用现象,对了解上古汉语中名词动用的语义基础和认知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名词动用现象,属于原型范畴,范畴内的成员有典型和非典型之分。词类活用和词的兼类
淀粉作为一种天然可再生高分子资源,具有来源广、价格低、可降解等优点,这使其成为三大浆料之首,并在天然纤维素纤维及其与化纤混纺经纱的上浆中大量使用。但淀粉材料分子结
增强型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LTE-A)是基于LTE的技术演进,是3GPP(The 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标准。LTE和LTE-A的同频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