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自身存在认知、社会互动、沟通上的障碍,以及师长教养方式不当等原因,自闭症儿童普遍存在情绪问题,表现为需求得不到满足时歇斯底里的哭闹、尖叫、不配合、怪异行为、攻击性行为等等,这严重阻碍了个体的学习和社会性的发展。所以,如何改善自闭症儿童的情绪问题,提升其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已经刻不容缓。而延迟满足是自我控制的一个核心部分,对情绪的自我控制至关重要。因而,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延迟满足的训练,来延长其延迟等待的时间,并进一步探讨自闭症儿童延迟等待时间变长后,对其情绪问题的影响。探讨自闭症儿童情绪问题的爆发次数是否随着延迟时间的延长而有所减少,以及延迟习得后的维持、类化情况。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一名无语言能力的、5岁3个月的在校自闭症儿童。研究采用单一被试倒返实验A-B-A实验设计,自变量为该儿童延迟等待的时间,因变量为课堂教学中该儿童情绪问题爆发的次数。本研究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功能分析,通过对个案家长的访谈、对家长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对个案的直接观察等方式,了解个案存在的情绪问题及其原因;第二阶段是拟定实验计划阶段,根据第一阶段的调查结果拟定实验计划,主要是确定实验场地、准备实验器材、争得被试的家长及学校的同意、通过资料检索自己设计观察记录量表、设计适合个案的IEP等;第三阶段是实验实施阶段,本阶段正式开始实验,主试通过教学的方式对被试进行延迟满足的训练,教会其进行选择,并延长其延迟等待时间,同时对其课堂中情绪问题的爆发次数进行记录。综合研究结果发现:(一)通过功能分析,我们发现被试的情绪问题的爆发多与需求未得到满足引起的心理不安全感有关;(二)通过对易于引起个案的需求延迟满足训练后,其延迟等待时间显著延长;(三)随着延迟等待时间的加长,个案情绪问题爆发次数显著减少;(四)在倒返阶段,被试的情绪问题爆发次数有小幅回升,但是与基线期仍有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