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本分析理论视角下谈《高地—赴中国传教士郭维弼传记》的翻译方法

来源 :烟台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plyb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所选文本为美国作家Eloise Glass Cauthen撰写的《高地——赴中国传教士郭维弼传记》。原文是作者根据父亲在中国传教的生平往事回顾而撰写的一篇关于父亲的自传。译者选取第八到十三章进行翻译。该书对于研究基督教文化以及烟台历史,尤其是黄县(现龙口)历史将起到重要参考作用。同时,本翻译实践也对文学传记类翻译方法研究有所启示。本文结合诺德文本分析理论对翻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导言部分,第二章为描述翻译任务,作者从选题和原文文本分析入手,分别从原文的主要内容、语言结构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第三章描述翻译过程,包括译前准备,确定翻译策略及方法理论依据等。作者选取诺德的文本分析理论为主要理论指导,并结合翻译文本《高地》进行论证分析。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笔者结合翻译实践中的具体事例进行分析,分别从词序调整,增译和省译,词性的转换,文化负载词,语言风格等方面入手,阐述译者解决问题用到的翻译方法。最后一章节为总结部分。译者通过对文学自传体裁的翻译实践,积累总结了以文本分析理论为指导的传记文学翻译方法与技巧,对今后翻译道路上如何进行文本分析,选取翻译策略的方法有所启示。
其他文献
详细介绍了MAPGIS点文件数据与CARIS系统注记数据的属性以及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程序读取MAPGIS中点文件数据,并写入CARIS批处理文件,最后导入CARIS系统,实现了MAPGIS点文件数据在CARIS系统中的自动导入。
提出了面向应用的成像光谱数据分类技术,旨在从根本上、全方位地削弱各种不利因素对分类精度的影响。该项技术主要包括利用IEM算法获取更为精确的类别分布信息,采用禁忌搜索算法进行原始特征空间的降维,运用基于混合规则的组合分类器来判断待识样本的类别标签。实验表明,按照该方法进行成像光谱数据的分类处理,可以得到很高精度的分类结果。
研究了国际海道测量组织《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ECDIS)海图内容与显示规范》(S-52)及其表示库的内容,分析了海图符号中点、线、面及有条件符号的图形特点和结构,论述并实现了各种海图符号的绘制。
为了保证项目成本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把所有参加项目建设的人员组织起来,并按照各自的分工开展工作。这就不仅仅是专业成本管理人员的责任,所有的项目管理人员,特别是项目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