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对石油天然气的需求量日益扩大。油气开采地质环境日趋复杂,开采难度较大,需寻找较优的方法技术来提高油气藏高效开发。在石油天然气开采发展过程中,计算机模拟技术起着关键性作用。而将数学方法理论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结合的数值模拟方法在油气藏开发,提高采收率方面表现出相应的优越性。不论是在油气田的开发生产中,还是在科学研究工作中,进行油气储层三维地质建模是开展其他工作的基础,同时也是油气藏描述的主要成果之一。进行建模时的最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地下含油气储层已知的控制点数据通过内插或者外推的方法,估算出未知点处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研究储层的空间分布和物性参数规律,进而研究储层的非均质性。这就需要选取与已知数据的实际变化规律以及实际地质情况契合度较高的数值计算方法和模型,结合地质知识对地下储层进行较为准确的定量描述。储层三维地质建模可以综合利用多种地质数据,对含油气储层的各个地质方面进行研究。同时,储层三维地质建模是对数学、沉积学、地层学等多种学科理论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联系各个学科的一个桥梁。储层三维模型建立的优劣以及模拟结果的精度大小对油气田决策开发方案,计算油气储量等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对油气储层建模过程中,通常需要结合地质统计学对储层非均质特征进行研究。通过结合随机性建模和确定性建模方法,建立储层空间分布的静态三维地质模型,进而利用相应的方法对各层储量进行估算。储层三维地质建模一般是按照点-面-体的顺序,即首先建立储层在各钻进处的垂向上的模型,其次根据网格化设计建立储层的框架,然后结合插值数据建立储层三维地质模型。一般的,建立一个储层三维地质模型需要经过以下几个主要的步骤,即数据的准备、建立构造模型、建立储层相模型、建立储层参数模型、进行储量计算。本论文从收集新场气田沙溪庙组JS22层的地质资料着手,在收集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储层建模相关理论,针对所收集的数据,结合克里格插值算法,对研究区储层开展不同层次的非均质性研究。在研究沙溪庙组储层非均质性基础上,以地质学和数学建模的理论为指导,在等时地层格架的控制下,用所建立的统一标准进行井间地层对比。在沉积微相的研究基础上,以井点储层特征为控制,建立储层构造模型、沉积相模型,并采用储层建模的理论方法,结合Petrel建立新场气田沙溪庙组储层三维模型。同时,建立研究区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等物性参数模型,对储层的三维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描述。最后采用容积法估算研究区JS22气藏动态储量及剩余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