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体内多胺的代谢及其生理调节功能的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m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黄瓜(Cucumis sativus L.)品种津春2号为材料,采用营养液水培法,运用溶氧浓度调节仪精确控制营养液溶氧浓度,进行低氧胁迫处理,添加多胺、多胺合成抑制剂、PAO抑制剂等外源物质,研究了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生长、多胺代谢、活性氧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以及幼苗光合作用等的生理变化,探讨了多胺在黄瓜植株适应低氧胁迫过程申的生理调节功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营养液的低氧胁迫显著抑制了黄瓜幼苗根系的生长,1.0mg·L-1处理仅为对照(6.0~8.0mg·L-1)根系干重和鲜重的38%,并出现根系短粗畸变,造成了低氧胁迫生长障碍;低氧处理后黄瓜幼苗根系中三种内源PAs含量都明显上升,说明PAs参与了黄瓜对胁迫的适应性代谢。外源PAs对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的生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减缓低氧伤害,外源Spd增加了根系中PAs含量,外源PAs的作用主要是通过Spd完成,而Put必须转化为Spd、Spm才能发挥积极的生理功能。60mg·L-1以上浓度的乙烯利不具有缓解低氧胁迫对黄瓜幼苗的伤害作用,而且随外源浓度的增加有加深胁迫的趋势,乙烯利增加了体內Put的积累,抑制了Spd、Spm的合成,进一步说明Put必须转化为Spd、Spm后才能发挥积极的生理作用。 2.改进了多胺氧化酶(PAO)活性的检测方法,提高了检测产物的稳定性与重现性。提出了黄瓜幼苗根系游离态PAO最佳氧化底物和最适pH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立了细胞壁结合态PAO的检测方法。对黄瓜幼苗根系细胞壁结合态PAO的灵敏性、pH值范围、底物依赖性以及取样部位进行了研究。发现黄瓜幼苗根系细胞壁结合态与游离态PAO活性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2=0.8815),PAO活性绝大部分定位于细胞壁上。外源Spd和PAO抑制剂增加了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中的PAS含量,减缓了低氧伤害;PAO在低氧胁迫的3~4天开始高于对照,细胞壁结合态PAO比游离态PAO活性高8.54~13.17倍,但两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r2=0.8569~0.8992)。低氧处理后黄瓜幼苗根系中的H2O2含量迅速积累,PAO活性的提高导致产生H2O2,并积累,对低氧下黄瓜幼苗根系的生长
其他文献
综述了高吸油性树脂的吸油机理、特性及研究现状,强调了研究高吸油性树脂的重要性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是化工专业本科生中影响力最大的比赛,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参赛学生不但要有良好的专业基础,而且要熟练使用专业软件。本文主要将设计过程中的
活性炭法烟气净化技术由于其技术的先进性已成为钢铁企业实现绿色及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技术选择。活性炭法具有高效脱硫脱硝脱二噁英及重金属性能,其工艺简单,占地面积小,
为了研究利用体细胞融合技术培育新型林木品种,综述了国内外近10多年的林木原生质体培养、体细胞融合技术以及其在林木育种工作中的应用研究,发现前人在原生质体的材料选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