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2000年10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教学基本要求》,高职高专教育应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将语言基础能力与实际涉外交际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满足21世纪经济发展对高职高专人才的要求。然而,大部分高职高专学生由于入学成绩较低、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自信心、等原因,在英语课堂学习中,其消极参与成为一个让许多英语教师都感到棘手的问题,也是提高他们语言应用能力目标的最大障碍。因此,探讨和研究高职学生在英语课堂活动中消极参与的原因及其策略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作者就此对西北大学职业技术学院149名大二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在研究中,采用了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质的研究中是通过开放式问卷,课堂观察及师生访谈的形式,对高职学生课堂消极参与的原因及因素进行了调查。在量的研究中使用Excel对问卷进行了统计描述及相关分析。通过分析,弄清了学生在语言产出、学习态度、动力及教师的纠错方式与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之间的关系。通过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职学生课堂消极参与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他们以往语言基础知识薄弱,导致他们在语言输入和产出过程中对语言的“接收”和“重组”存在困难,使其在英语课堂活动中只能是“聋子”和“哑巴”,即“不能说”;另一方面,也有部分沉默者是知道答案而“不愿说”。“不愿说”而在英语课堂中保持沉默主要是情感因素的干扰。其次,教师的纠错方式也是另一个影响学生积极参与英语课堂活动的重要因素。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最后,本文就如何消除上述各种因素对高职学生积极参与英语课堂活动的影响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和做法,如“综合法”,人文主义教学法等,以此来提高英语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