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1)分别探讨急诊床旁即时经胸心脏超声(TTE)各征象对A型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的早期独立诊断效能和联合诊断效能;(2)检测AAS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酸性调宁蛋白(Acidic calponin)的浓度水平,探讨上述标志物单独或与即时TTE联合作为A型AAS早期诊断方法的可行性,并寻找最优联合诊断组合。方法:(1)收集整理2017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分别探讨急诊床旁即时经胸心脏超声(TTE)各征象对A型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的早期独立诊断效能和联合诊断效能;(2)检测AAS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酸性调宁蛋白(Acidic calponin)的浓度水平,探讨上述标志物单独或与即时TTE联合作为A型AAS早期诊断方法的可行性,并寻找最优联合诊断组合。方法:(1)收集整理2017年3月至2020年4月179例收治于我院急诊抢救室的疑诊A型AAS的患者临床及床旁TTE资料,采用t检验、χ2检验比较A型AAS组与非A型AAS组的临床及TTE特点,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对各超声征象进行平行联合及序列联合诊断,评价TTE应用于A型AAS的早期临床诊断效能;(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血清MMP-9、TGF-β和Acidic calponin水平。采用t检验比较不同诊断疾病组其水平差异,同时通过ROC曲线寻找上述血清标志物与TTE征象联合早期诊断A型AAS的最佳组合方式。结果:(1)179例疑诊患者中最终确诊A型AAS者有49例。升主动脉内径增宽征象为TTE最易探查到的征象,其AUC可达76.9%,临界值(cutoff)为39.5mm。各征象按诊断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升主动脉内径增宽(77.6%);主动脉瓣返流(63.3%);心包积液(16.3%);直接征象(10.2%)。按诊断特异性由高到低依次为:直接征象(97.7%);心包积液(90.8%);升主动脉内径增宽(68.5%);主动脉瓣返流(67.7%)(2)TTE直接征象+升主动脉内径增宽进行平行联合诊断具有较高诊断准确性(70.9%);但各征象序列联合诊断敏感性均较低(4.1%);任一 TTE阳性征象对首发症状即表现为低血压/休克的疑诊患者诊断的敏感性可达100%,特异性达60%;而TTE直接征象阳性对此类患者诊断的特异性可达100%,诊断效能明显提高;(3)不同疾病组间 Acidic calponin(t=8.56,p<0.05)和 TGF-β(t=8.55,p<0.05)水平有明显差异,但A型AAS组的MMP-9水平与B型AAS组(P=0.32)和PE组(P=0.90)相比较无显著差异;(4)升主动脉内径+TGF--β+Acidic calponin三者联合诊断AUC最大,可达0.963,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5.92%、95.23%。结论:(1)床旁TTE作为独立检查方法对A型AAS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初筛价值。但多种因素均可影响其敏感性,临床实践中还需要进一步联合其他诊断指标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2)床旁TTE征象尤其是直接征象对低血压/休克重症患者的诊断效能更高;(3)检测A型AAS相关血清标志物TGF-β和Acidic calponin对其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4)升主动脉内径增宽征象联合Acidic calponin对A型AAS具有较高的早期床旁诊断的价值。
其他文献
作为全球第三大恶性肿瘤,结直肠癌(CRC)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肿瘤,近几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也成为第二大癌症死亡原因。而其致病机制的研究成为结直肠癌诊断治疗和提高生存预后的关键。近十几年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长链非编码RNA被检测出来,并被研究发现广泛参与到包括肿瘤在内的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LINC00595是由人类染色体10q22.3位置编码的全长860nt的
背景卵巢癌是妇科肿瘤中致死率最高的癌症,目前筛查和早期诊断策略有限。循环肿瘤DNA(ctDNA)携带肿瘤突变信息,在多种癌症诊疗中有潜在应用价值。但对其在卵巢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尚缺乏探讨。材料与方法研究纳入54例上皮性卵巢癌和50例卵巢良性疾病患者。收集详细的临床病理信息,使用基于338个癌症相关基因的探针进行高通量靶向捕获测序。以了解卵巢癌及良性疾病患者细胞游离DNA(cfDNA)浓度、ctDN
组蛋白H3K4甲基化修饰被认为是真核生物中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学标记。Complex ofproteins associatedwith Set1(COMPASS)是酿酒酵母中唯一的 H3K4 甲基转移酶复合体。随着物种进化,COMPASS复合体的种类和数量也随之增加。这类复合体以Trithorax蛋白为核心酶,广泛参与到胚胎发育和肿瘤发生等多种生物学过程。COMPASS复合体中组蛋白甲基转移酶的催
研究背景 肢端肥大症是一种罕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其主要病因是垂体生长激素腺瘤所致的血清中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以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1,IGF-1)浓度升高。手足肥大和面容改变是该病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此外,肢端肥大症患者常伴发多种慢性合并症,患者的治疗的目标则是减小或消除肿瘤,降低血中GH和IGF-1浓度,从而改善患者
目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是一类以非化脓性中、小胆管损伤为主要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既有研究发现,过度活化的T细胞在PBC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但具体机制尚未阐明。近年来,免疫检查点作为调节淋巴细胞活性的分子开关而引起广泛关注。其中,CD226/TIGIT这一新型T细胞免疫检查点更被认为可能与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
目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的发生包括一系列遗传和表观遗传学的改变。我们对肝癌的基因表达数据和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数据、DNA甲基化数据进行联合分析,建立肝癌的预后、复发和诊断模型,以期服务于临床。方法:我们通过对肝癌的基因表达数据、CNV数据和DNA甲基化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鉴定肝癌中的CNV驱动基因和DNA
研究背景胰腺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吉西他滨是治疗胰腺癌的一线化疗药物,对部分病人具有疗效好、毒副作用小等特点,但总体应答率和患者存活率尚不理想。这是由于许多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吉西他滨产生了获得性耐药。破译吉西他滨耐药的分子机制对于寻找突破当前治疗瓶颈的新靶点具有重要意义。基于PDTX模型筛选,发现SGK1与吉西他滨耐药相关。SGK1是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家族中的一员,与胶质母细胞瘤、结直肠癌、前列腺
研究目的:矽肺是由吸入大量二氧化硅颗粒引起的,表现为肺部炎症、肺纤维化和肺功能障碍。目前国内外均没有针对矽肺病肺纤维化特效的治疗药物。应用于特发性纤维化(IPF)的新药吡非尼酮具有抗纤维化特性,但其在矽肺中的治疗作用缺乏全面有效评估。因此,本课题拟观察评估吡非尼酮对矽肺小鼠的抗炎抗纤维化作用。而矽肺目前缺乏公认的动物建模方法且病理生理过程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首先探究动物最适造模条件,探索矽肺病理生
研究目的心肌淀粉样变(Cardiac amyloidosis,CA)是以不可溶性纤维蛋白异常沉积于心肌细胞外间隙为特征,损坏和扭曲心肌收缩元件,使心室壁逐渐增厚、僵硬,最终导致以舒张性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限制型心肌浸润性疾病,同时伴有收缩功能的减低。近年来,通过CMR特征追踪(CMR feature tracking,CMR-FT)技术观察心脏淀粉样变患者心肌应变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左心室
目的:我们构建基于白癜风临床图像和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理论的白癜风诊断、皮损分割及面积、色度测量的人工智能模型,实现白癜风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和病情评价。方法:1.利用白癜风单反相机图像数据和YOLO V3算法建立皮损目标检测模型Vit 3,以敏感性作为评价指标,比较Vit 3的检测结果与皮肤科医生的标注,评价Vit 3的性能。在Vit 3的基础上,利用面部皮肤人工智能图像采集器拍摄的白癜风及非白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