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年龄老化、意外损伤以及组织退化造成的肿瘤疾病和运动能力丧失逐渐成为骨损伤的主要原因。传统的药物治疗会对病人产生毒副作用,异体器官移植治疗手段可能存在供体缺乏、免疫和病原体转移等并发症。为了满足骨再生治疗不断增长的要求,可注射型水凝胶被广泛研究作为组织的替代材料,通过注射等微创手术方式将混有药物或细胞的水凝胶注射到缺损位置,用于骨组织工程修复和物质输送且避免了创伤性手术。本论文研究一种温和的制备水凝胶方法,将纳米羟基磷灰石(HAp)颗粒和碳酸钙微球(CMs)双重结合,在生理条件下制备可注射且可降解的多糖基水凝胶。首先,利用高碘酸钠氧化海藻酸钠制得氧化海藻酸钠(OAlg),水凝胶的形成机理是氧化海藻酸钠的醛基和羧甲基壳聚糖的氨基发生席夫碱反应。同时,通过沉淀法以羧甲基纤维素为晶体生长调控剂,制备出平均粒径为6.62μm的载盐酸四环素碳酸钙微球(TH/CMs)。为了提高水凝胶的生物活性和机械性能,将HAp和TH/CMs封装在多聚糖基水凝胶支架内形成可注射性复合水凝胶支架,模拟骨组织微环境。对制备的HAp/gel和TH/CMs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确定了最佳的制备工艺参数。通过改变HAp和CMs含量,可以调控复合水凝胶支架的凝胶时间、形貌、力学性能、溶胀率和体外降解性能。此外,进一步评估最优组复合水凝胶支架的累计释药、抗菌及自愈合性能。采用席夫碱反应构建含HAp和TH/CMs的可注射性复合水凝胶支架。水分散的HAp均匀分布在HAp/gel中,作为增强相。HAp不仅能显著改善水凝胶的机械性能,而且能稳定水凝胶的网状结构。细胞毒性实验显示,HAp/gel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同时,将TH/CMs包裹在复合支架表现出药物缓释效果。当体系内含6%HAp和30 mg/mL CMs时,复合水凝胶支架展现最佳的综合性能作为骨再生应用,具有优异的注射性,适合的降解性和较高的机械性能。作为药物缓释体系,复合支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抗菌效果。另外,由于席夫碱动态交联,复合支架具有自愈合特性。结果表明,这种复合水凝胶支架可考虑用于骨组织工程和药物递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