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私权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对自身的尊严、权利、价值的认识而产生的。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隐私权逐渐有了新的发展——网络隐私权。网络隐私权是指公民在网上享有的个人生活安宁以及个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个人信息资料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收集、复制、公开、利用的一种人格权。技术的发展使得侵犯网络隐私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从而也使得网络隐私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为此,各国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模式对网络隐私权进行保护,这些都对我国有借鉴意义。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本章从隐私权的概念着手,进一步引申出网络隐私权的概念及其特点。作为隐私权的高级形态,网络隐私权是对传统隐私权的继承和发展。但它有其自身的特点与内容。第二章:本章从我国的现实出发,结合国际社会对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经验,论证了我国立法保护网络隐私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三章:网络隐私权面临的危机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各个国家都做出了相应的反应。以欧盟和美国为代表的国际社会,对网络隐私权分别采取了不同的保护方式,即以欧盟为代表的立法保护模式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行业自律保护模式。两种保护模式各有其优点和不足,同时又有冲突和共同点。第四章:在前几章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关于隐私权及网络隐私权的立法现状,总结了我国对隐私权保护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进而提出保护网络隐私权的立法建议: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国际保护经验,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保护模式;根据保护网络隐私权的立法原则,界定网络隐私权的内涵与外延,以加强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