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来,伴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与经营理念也在逐步与国际接轨。在经历了高储蓄、高投资与高增长的经济发展后,产能过剩、投资浪费和重复建设等投资低效的弊病也逐渐显现出来。上市公司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同样存在着严重的非效率投资问题。因此,通过企业层面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有助于推动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基业长青。CFO作为企业财务决策、发展战略的主导者,对公司的投资决策往往带有个人的风格,即不同背景特征的CFO对投资的偏好是不同的,进而影响企业的非效率投资。本文以CFO背景特征为视角,探究不同产权性质下,CFO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借鉴之前学者对相关领域的研究结果,本文对CFO背景特征和非效率投资的概念进行界定,根据高层梯队理论、管理防御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CFO背景特征是如何影响投资效率的,并就此提出研究假设。以2008-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非效率投资为被解释变量,以CFO背景特征为解释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一步区分不同产权性质,分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探究CFO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CFO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财务专长、任期、是否持股、是否进入董事会以及薪酬对非效率投资有显著影响,并且在不同产权性质下,企业的非效率投资与CFO背景特征的影响关系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用人机制上,企业在选择CFO时应当根据自身特点任命适合的CFO,想要发挥女性对企业决策影响作用,非国有企业应该打破原有“女不如男”的观念,消除性别歧视,使男女在决策地位上具有相同的地位;企业应当避免过于频繁的更换CFO;企业应当从多维度加强CFO的激励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