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确立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形式,劳动合同在合理分配劳动力资源、重构企业结构、组织劳动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仅维护了劳动关系的稳定,也大大促进了劳动力市场的稳步发展。但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却产生了不同的反响,一方面受到了广大劳动者的青睐,另一方面也使用人单位将其视为洪水猛兽,避而远之。为了有效地推进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适用,更好地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应当树立全新的立法理念,健全各项配套制度。本文通过对司法实践中遇到的真实案例及其争议焦点进行分析,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展幵探讨,重点找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引发这些适用困境的原因,并对美国、日本、法国、德国等国外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进行比较,从中给完善我国相关法律制度提供有益启示,然后在此基础上,从订立制度的完善、变更制度的完善、终止制度的完善以及其他相关法律配套措施的完善四个方面,就如何完善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给出了明确订立条件、完善订立程序、扩大适用范围、完善合同条款变更规则、适度区分变更条件、强化用人单位责任机制、建立完善评估体系的相应完善建议。全文除“引言”外,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司法实践中遇到的一个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案件进行简介,并对案件争议的焦点进行了梳理分析,从而引发出需要研究的问题。第二部分对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缘起、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涵概念以及法律特征进行了阐述,同时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价值所在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剖析了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导致这些这些困境的原因主要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订立及变更规则存有立法漏洞、适用范围过于狭窄、解除条件过于严苛、终止制度规定过于原则以及相关法律配套措施不健全;第四部分对国外劳动立法中,美国、日本以及法德两国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方面进行比较,以期对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完善有所借鉴和参照。第五部分针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适用困境从订立制度的完善、变更制度的完善、终止制度的完善以及其他相关法律配套措施的完善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