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患关系是以医生为主的群体和以患者为中心的群体在治疗或缓解患者疾病过程中所建立的相互关系。医患关系研究是一个多学科的领域,公共卫生领域关注医疗体制和医院管理;卫生法学关注医疗机构、医生和患者的权利与义务;医学伦理学关注如何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而医学心理学关注医患沟通模式及沟通技巧。医患关系是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它不单是医学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但在以往的这些医患关系研究中,较少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因而,有必要从社会学的学科视角深入分析医患关系的现状特点、问题及产生原因,为构建和谐医患人际关系提出合理化建议。符号互动论是当代社会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是社会互动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强调社会是一种动态实体,是经由持续的沟通、互动过程形成的。社会学家运用符号互动论致力于社会行为、人际关系的研究。医患关系是社会人际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微观层面,医患关系就是一种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面对面的互动关系。本研究以我国医患关系的社会学研究为背景,基于符号互动理论,以南京市某三甲医院为例,开展医患互动关系的调查与研究。调查者通过采用随机方式对该院610名医务人员及710名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部分人员开展深入访谈,了解该院医患互动关系的认知现状及特点;同时对该院近三年来的医患关系成功案例(802例)及问题案例(529例)中的医患沟通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影响医患关系的互动沟通因素。通过研究发现,良好充足的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的沟通,使和谐医患关系得以发展和维系。不当的语言态度、知情同意不到位、沟通主动性的缺乏及沟通时间的不足是目前医患互动沟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符号互动理论作为一种关注个体行为的社会理论为我们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供了另一个视角:医患双方应该领悟、理解彼此的社会角色,充分利用语言和非语言符号,通过积极的双向交互式沟通,增进医患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双方的信任度,从而使医患关系不断走向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