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一直是大家比较关注的焦点,尤其近年来教育的公平性受到质疑。本文在对教育公平理论和教育均衡发展理论研究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学校体育均衡发展的操作原理和方法,在某一地理或者行政区域内学校体育均衡发展的指标展开研究,并构建学校体育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对于检验学校体育发展情况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促进学校体育的均衡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价本文重点以学校为研究基点,以学校体育方面有关专家、教研员、中学特级教师等为调查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特尔菲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学校体育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构建研究。理论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了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理论的总结分析。通过对比总结分析并与专家访谈阐述学校体育均衡发展的理论含义,并提出了学校体育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概念,即“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成效的诸因素的系数,通过人为行政等手段对影响学校体育工作的因素进行干预,使该学校体育水平在区域内达到相对均衡的水平。”本研究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得到启示,从山西省学校体育发展出发,分析影响山西省中小学学校体育均衡发展主要影响因素,根据研究的目的和构建原则,通过专家访谈建立初步的影响学校体育均衡发展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为了使评价指标体系更有具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运用特尔菲法对指标进行整理和重新修订。确定了由保障机制、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学校体育投入、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学校运动训练和区域社会体育环境7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70个三级指标构成的评价体系。对收集回来的问卷进行整理并且对指标进行了数理统计。尽可能全面、准确地为山西省中小学学校体育设计一个科学实用的“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学校体育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模型上,通过专家问卷给予每项因素的分值,剔除并计算出剩余每个因素的系数,建立了由保障机制、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学校体育投入、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48个三级指标构成的学校体育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体育和其他德育、智育、美育是学校教育四大基本组成部分,学校教育均衡发展是学校体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学校体育均衡发展是学校教育均衡发展的延伸和具体。因学校体育所具有自身的特性而导致了其均衡发展难度更大。所以政府职能部门对学校体育的发展应该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制约山西省中小学学校体育均衡发展的因素体现在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校体育投入两个方面,所以山西省对薄弱学校的整改应该首先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学校体育评价体系归属与学校教育评价体系,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具体性。均衡发展是指的相对均衡而不是绝对的均等。在使用该指标评价体系时应先进行整体的数据搜集和整理,然后根据整体的均值再对某一区域和具体到某一所学校进行数据比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测量山西省中小学学校体育均衡发展水平,该评价体系能够反映出山西省内中小学学校体育均衡发展的空间差异性,根据对比各项指标能够找出有差距的内容,并根据指标显示内容进行干预,使一个学校更加直观的找到差距点并弥补不足,最终达到学校体育均衡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