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利益机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tterman_s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科技成果层出不穷,我国每年大约就有7 000项农业科技成果需要转化。这一潜在生产力通过转化可以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已被国内外实践所证实。但是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较低,约只有30%-40%,远低于发达国家的60%-90%的水平,而且转化过程运行不畅,效果不佳。究其原因是尚未形成有效的利益机制,利益分配没有与相关利益主体挂钩,致使参与主体主动性不强,甚至造成成果难以有效转化的境地。基于这一现实,在研究总结国内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四川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利益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如何构建公平、合理、可行的利益机制,包括利益分配机制、利益代表机制和利益保障机制,以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生产的发展。研究思路是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系统论、过程论角度出发,对利益机制的范畴进行了界定,认为利益机制应当涉及利益主体和利益联结,明确了利益机制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关系。在国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经验方面,总结了美国和日本两国的经验,美国的生态区划跨度大,这一点与我国类似;日本的人均耕地资源较少,但是通过农技推广体系和农协组织,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对国内转化模式总结中,得出目前主要有政府作为参与主体的转化模式、推广中介组织为核心主体的转化模式、以企业为核心主体的转化模式,在这些模式中参与的组织机构不同,转化中的利益联结也不同,进行了较具体的分析,旨在寻求较为合适的利益联结方式。与国内已有研究成果相比,本研究在以下方面有所见解及创新:第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具有时间矛盾性、复杂性、不完全市场性、风险性等特征,要实现成果的转化,不仅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和大力支持,还需要满足利益各方的利益诉求,而这就取决于利益机制合理性。第二,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利益机制进行了界定,明确了利益主体和利益联结关系,概括了成果转化与利益机制的关系。第三,对国内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经验总结,针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利益机制问题,提出了利益机制构建的指导原则,以转化的双模式为基础尝试构建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利益机制。
其他文献
首先以提高数据中心制冷系统能效为出发点,区别对待服务器内部的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类发热源,充分利用自然冷源,进一步降低制冷的颗粒度,提出利用热管水冷模块+冷却塔直接对服
本文探究了新媒体的概念和特征,介绍了新媒体中国内原创漫画平台的成功盈利模式,同时也归纳了国内外个人原创漫画作者在新媒体中的盈利模式;最后探讨了对于智能手机平台上原
从医护人员、患者、信任机制三个方面分析影响医患沟通的原因,提出改善医患沟通的相应对策,从而促进医患之间的良好沟通,有效改善医患关系。
近年来,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世界各国都纷纷加大了对可再生能源的投入研究,而太阳能作为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它与其他能源相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是容积式压缩机的一种,是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中最基本的部件之一。气阀是压缩机的“心脏”,是其最主要、最关键的部件之一。气阀设计的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压
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汽车进入人们的生活中。汽车的普及在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城市的交通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在
<正>一、效益是主要考核目标美国管理专家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提出了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的概念。[1]目标管理属于结果导向性的管理方法,主要是以实
本论文以辽化石油焦为原料,氢氧化钾为活化剂,在氢气存在下系统考察了碱焦比、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原料粒度、载气中的氢气含量、载气流速、不同温度下通入H2和混合物料的含
隐喻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不仅存在于语言模态中,而且存在于图像、声音和动作等非语言模态中。多模态隐喻研究发展迅速,已经成为语言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首先回顾了
针对多雷达组网方式的不同,研究了在不同雷达组网方式下的探测区域的范围变化及其数学模型。由雷达方程出发,讨论在不同组网方式下网络化雷达探测区域的绘制,对比了不同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