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环境卫生,都需要充足的资金保障。就中国而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为促进环境保护投融资多元化提供了条件。目前,国家正通过对社会资本开放环保市场、完善收费政策和建立补偿基金、对经营环保基础设施的民间企业落实优惠政策等措施,努力促进由传统的环境保护中央政府投资向地方政府和市场转化。但整体上环境保护投融资渠道相对单一,投融资方式比较简单,且社会资金对环境保护的投入总量偏少,已经成为当前环境保护的重要瓶颈。因此,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环境保护投融资体制,对于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社会和谐,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文以“江苏省环境保护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为主题,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保护投融资体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列举了江苏省环境保护投融资体制的运行现状、运行效果,探讨了其存在问题,在借鉴国外环境保护投融资方面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从思想理念转变、促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融资体制改革与创新、推进环保产业化发展、创新环境资本运营机制等五个方面,对江苏省环境保护投融资体制改革提出了对策建议。本文的基本观点有:首先,在环境问题突出的今天,要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深化环境保护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力度,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前提和保障。尽管我国在环境保护投融资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但比起发达国家,在投融资模式、方法及环保投资的比例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为此,我们从经济社会及环境保护做得较好的江苏省出发,进行探索研究,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示范性。其次,环境保护长期以来在大多人看来是政府投资的公益事业,认为环境保护投融资就是政府的职责和义务。而本文认为,虽然政府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力量更值得重视,在加强政府对环境保护投入的同时,加强体制改革,创新投入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推进环境保护投融资改革是当务之急。第三,当前我国环境保护投融资存在诸多问题,以江苏为例,虽然投资额及占GDP比例不断增长,但投资水平与经济实力还不相适应,投资力度也明显不够,主要表现为投资主体和渠道单一、投资成本居高不下、投资短缺与浪费并存等。本文认为,政府应该做好守夜人、引导人和监督人,转变理念,深化改革,在市场运作形式方面,既要有传统的市场融资方法,还要借助开征环境税、建立环保基金、推行排污权交易等融资手段,来拓宽环保融资渠道。总之,本文围绕主题,采取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并吸收多学科的理论成果,遵循“理论分析—提出问题—经验借鉴—对策研究”的思路,对江苏省环境保护投融资体制进行了探索和研究,结合实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