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SNS协议的存储区域网络融合方法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liu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时代的到来,企业的数据存储量越来越大,企业对存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存储设备的高可用性、可拓展性、自动化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多的要求。iSNS(Internet Storage Name Service)协议则是目前流行的iSCSI(Internet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存储区域网络的一种解决方案。iSNS协议有效地解决了在单个网络中的存储区域网络中的管理问题,但在网络分裂再融合时仍存在数据覆盖、数据冲突等问题,并且对于多网络融合也缺乏支持,无法达到某些企业对存储区域网络可拓展性、高可用性方面的高要求。由于iSNS协议本质上是一种一主多备的集中式管理协议,并且没有提供各个数据模型的合并方法及相关通信协议,直接进行网络融合容易导致数据覆盖或冲突,甚至出现多个主服务器并存的情况。本文提出一种iSNS协议的存储区域网络融合方法,在兼容原有iSNS协议的基础上对协议进行改进,提出了iSNS网络融合的四个过程:网络发现、主备选举、数据交换、数据合并。其中网络发现阶段进行网络融合的时机判断,主备选举阶段确定了融合后各个服务器的角色,数据交换阶段和数据合并阶段则提供了网络融合时的数据传输协议和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实现了多个iSNS网络的融合,解决了原有iSNS协议在网络分裂再融合时出现的问题,也使得iSNS协议可以推广到多网络环境中。根据本文提出的iSNS协议网络融合方法,在国内某知名网络设备厂商的交换机上进行了多次验证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融合方法有效而可靠,支持网络分裂再融合,解决了原有协议的问题,并且在测试中融合时间在3.2~5.2秒,故障恢复时间在1.5~3.1秒,可见其性能、可靠性方面均能达到企业实用的要求。
其他文献
本文以刚边壮族为研究对象,探讨贵州刚边壮族的族群认同问题。通过田野调查、理论分析等手段,以“中心-边缘理论”的视角对贵州刚边壮族的族群认同进行研究,探讨贵州刚边壮族
提出了一种多波长OCDMA(MW OCDMA)系统的光解码器方案,通过多个光硬限幅器来抑制多用户干扰.分析了使用该解码器的MW OCDMA误码率性能、频谱效率和归一化吞吐量性能.分析结果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社会变革的逐步深入,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变得日益复杂化。当前随着我国劳动人事制度和招生分配制度的改革,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想要早日成为一个符合新形势下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必须深刻认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意义,大力加强和改进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本文就新形势下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
本文分别以Ziegler-Natta和茂金属催化剂为主催化剂,通过配位链转移法合成了分子量可控的聚乙烯,并对其结构及热性能进行了表征;以所制备的低分子量聚乙烯与高密度聚乙烯共混
当前,农村正经历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变革,历史旧村因各种原因走向衰落,新村开始大量建设。对于新旧并存的历史村落而言,新与旧正在的两极化发展,面对旧村的逐渐萧条,新村无
目的:探讨鸟氨酸脱羧酶(ODC)/多胺系统在缺血预适应(IPC)心肌保护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离体灌流大鼠心脏复制模拟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心脏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control)、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