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裂化联合装置能量系统分析与集成优化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催化裂化装置能耗约占整个炼油能耗的三分之一。过程系统“三环节”能量流结构模型是适用于任何复杂过程系统的严格、定量的能量结构的数学模型。本文以三环节能量流结构模型为基础,对催化裂化装置的能量系统分析优化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从能量转换、能量利用和能量回收三个环节对催化裂化联合装置(FCC)进行相应的能量分析和(火用)分析,指出了系统用能的缺陷,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改进措施,文中重点探讨了反应油气热量优化利用有效途径。   基于三环节方法,研究探讨了降低过程工艺总用能以及过程炯损耗等催化裂化联合装置用能改进策略,提出了主分馏塔主要的用能改进方向和措施,包括减小主分馏塔塔底注汽量、降低富吸收油返塔温度、减小轻柴汽提塔汽提蒸汽量、优化循环回流取热量、减小循环回流温差、塔顶压力优化等六项节能改进措施,并对各项改进措施的工程限制条件进行了详细讨论。   基于流程模拟优化,本文详细分析了催化裂化装置热源(主要是反应油气)与原料预热、吸收稳定再沸器和发生蒸汽及气分再沸器等热阱匹配的可行性和工程限制条件,对联合装置中热源、热阱构成的换热网络优化合成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详细分析了FCC装置与其它石化炼油工艺装置之间热集成的可能性。   本文以某石化企业1.0Mt/a重催联合装置的能量系统分析与优化改造作为研究背景,应用流程模拟软件ASPENPLUS对装置进行详细的模拟,在三个环节用能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用能改进措施及集成优化用能方案,探讨了FCC主分馏塔用能与换热网络的协同优化,以及与其它工艺装置(如气体分离等)的热集成方法与策略,从而在大系统范围内实现装置用能的整体优化。本文研究提出的能量系统集成优化策略对催化裂化装置降低能耗、提高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同时同类装置节能改造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水体重金属污染治理一直是水污染控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在众多重金属离子污染中,Cr(VI)污染尤为严重。Cr(VI)污染具有毒效长期持续、生物不可降解的特点,它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累积而致癌,这引起了众多环境专家的重视。当今较为流行的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有电解法、沉淀法、膜分离法、离子交换法、活性炭吸附法、蒸发浓缩法。但这些过程一般是将污染物从一相转移到另一相,并没有使污染物无害化,通常会带来废
有机固相发光材料由于其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领域的潜在应用而被广泛研究。然而,多数有机功能材料在稀溶液中具有较强的荧光,在非良性溶剂或固体相时,由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而荧光微弱。以四苯乙烯为代表的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质的化合物的出现,为开发固相发光材料提供了一个有效方法。其中,引入多环芳烃来扩大芳基乙烯的共轭体系是提高该类化合物固相荧光的最有效策略。因此,本论文以芘、四氢芘、芴、联苯为原料,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