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治疗颅内动脉狭窄、CYP2C19基因突变的急性脑梗死新的思路,观察通脑饮治疗痰瘀滞络型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以期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改善本病的临床疗效和再发率,为中医治疗本病的有效性提供新的证据。方法:选取4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CYP2C19中代谢患者,随机分配至氯吡格雷组(简称组1)20例、通脑饮组(简称组2)20例;另选取4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CYP2C19慢代谢患者随机分配至氯吡格雷组(简称组3)20例、通脑饮组(简称组4)20例。除了给予基础治疗外,氯吡格雷组加服氯吡格雷75mg qd,通脑饮组加服通脑饮200ml bid和氯吡格雷75mg qd,疗程为90d,共1个疗程。采取随访的方式,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4d、治疗30d和治疗90d填写NIHSS评分、mRS评分及中医症候积分量表,治疗前、治疗90d填写检验结果,运用SPSS分析比较四组疗效,并于治疗90d观察各组再发情况,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疗效。结果:1.评分比较方面(1)NIHSS评分:组内比较,组1和组3从开始治疗直至治疗90d评分未见显著降低(P>0.05);组2在治疗30d评分开始显著降低(P<0.05),并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降低更加显著;组4虽在治疗14d评分开始显著降低(P<0.05),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降低不显著。组间比较,各组在治疗14d和30d均无显著差异(P>0.05),组2和组4在治疗90d较组1和组3显著降低(P<0.05)。(2)mRS评分:组内比较,组1和组3从开始治疗直至治疗90d评分未见显著降低(P>0.05);组2在治疗30d评分开始显著降低(P<0.05),并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降低更加显著;组4在治疗14d评分开始显著降低(P<0.05),至治疗90d降低更加显著。组间比较,各组在治疗14d和30d均无显著差异(P>0.05),组2和组4在治疗90d较组1和组3显著降低(P<0.05)。(3)中医症候积分:组内比较,各组在治疗14d积分开始显著降低(P<0.05),并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组2和组4降低更加显著。组间比较,各组在治疗14d和30d均无显著差异(P>0.05),组2和组4在治疗90d较组1和组3显著降低(P<0.05)。2.检验结果比较方面组内比较:各组CysC、TG和HDL治疗前后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组2治疗前后对比PLT显著升高(P<0.05),Hcy、TC和LDL显著降低(P<0.05);组4治疗前后对比PLT显著升高(P<0.05),Hcy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各组治疗后CysC、Hcy、TC、TG、HDL和LDL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组2和组4治疗后PLT较组1和组3显著升高(P<0.05)。3.临床疗效比较方面(1)综合疗效:各组治疗14d和30d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90d组2和组4综合疗效显著好于组1和组3(P<0.05)。(2)远期疗效:组2和组4再发脑梗较组1和组3显著减少(P<0.05),且组2更加显著;各组治疗后转归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临床疗效显著,以氯吡格雷中代谢型患者疗效最好,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