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家庭收入构成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呈现多元化收入格局。土地收入(本文中指出售农产品收入)在农民收入中所占有的比例逐步减小,并且呈现出收入越高的家庭,对土地的依赖程度越低的趋势。农民家庭收入对土地的依赖性降低,不仅有利于土地流转和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进而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但是,在目前情况下,农民家庭收入与土地收入的关系处于一种什么状态,其关联程度处于什么水平,需要认真研究和准确把握,并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农户进行分析,才能得到客观准确的第一手资料,避免认识上的主观臆断性和盲目性。本文依据对河北省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八市十个县的农户调查,得到502份有效调查问卷,对农民的收入情况、收入构成情况、土地流转情况及社会保障都有了比较详尽的了解,并运用EXCEL、DPS数据统计方法,对调查数据做相关分析,得出农民的土地收入与农民家庭收入的关联性。统计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农民家庭收入水平普遍偏低,与城镇居民的收入仍有较大差距,农民家庭收入对土地收入仍然有较强的依赖性,依然把土地作为生存的最后保障,土地流转性差;农民家庭对土地的依赖程度与农户的收入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即收入水平越低的农户对土地的依赖性越强,收入水平越高,对土地的依赖程度越弱。根据农户所处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收入水平的高低等不同因素,分别计算土地收入的贡献程度,得出土地收入与农户家庭总收入之间的灰色关联度,依据计算结果分析阻碍农民收入有效增加的因素,例如农民的文化程度、区域经济发展的程度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自然条件因素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等,并结合对曲寨、赵县两个乡镇和邯郸几个县的实地走访考察、与当地农民的交流和专家访谈的经验,对不同类型的农户提出增收的有效途径: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加速土地的有效流转、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农业保险制度、创造条件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打破城乡壁垒等;对以土地收入为主要收入的家庭,要推广经济作物,发展特色农业;加大农业科技的推广力度,健全农业推广体系等;对以工资性收入为主要收入的家庭,要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其工资收入水平、建立工资协商机制和加强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等;对以经营企业收入为主要收入的农户,要加强经营企业的能力、建立企业发展长效机制等……在增加农民农产品收入的同时,要降低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要增加其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劳动力的转移,整体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综合文献法、调查法、数学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第一,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各类农民家庭收入与总收入的关系;第二,根据农民的文化水平、所处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总收入水平等因素分析土地收入的贡献率,找出农民增收的限制性因素;第三,根据土地收入与农民家庭收入的关联程度,来提出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