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散文的书写与突破——梅洁散文的女性化艺术特色解读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dan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梅洁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坛上散文创作一直很活跃、作品分量很厚重、社会影响很深远的一位女作家。在近30年的创作生涯中,她完成了数百万字的作品,出版了13部个人专集;她先后以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电视文学“四柄板斧”挥洒文坛,均获得了骄人成就。而在这些文学体裁中,被她视为“创作的生命”的是散文。本文即以梅洁的散文为研究对象,注重从具体的作品出发,结合其他女性散文特征,运用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阐述梅洁散文对传统女性散文的传承与突破,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梅洁散文的女性化艺术特色。   梅洁的散文擅长表现女性生命体验中的亲情、爱情,擅长表现女性角色感悟中的温情、柔情,呈现出明显的女性视角与女性情感指向。而强烈的故园情结和母爱情结,则是梅洁散文创作的永不枯竭的精神源和情感源。梅洁对“五四”以来的著名女散文家的作品多有研习和借鉴,我们从她的部分散文作品中可以读出“冰心魂”或者“爱玲味”。——所有这些都显示着梅洁散文对传统女性散文的传承和坚守。   但梅洁毕竟是新中国成长起来的具有浓厚社会情怀和历史责任感、使命感的知识女性。作为一位“社会工作者”,她的散文(含报告文学)中表现出了对共和国大地上犹存的蒙昧不幸的大悲悯,表现出了对中西部某些地区贫穷落后的大忧患;作为一位“文化考察者”,她的散文(含报告文学)也注重以“文化”为视角出入于历史与现实之间,与读者交流她对历史和现实的感悟,其中不乏基于批判性的历史文化反思和基于责任感的社会现实批判。——所有这些又显示着梅洁散文对传统女性散文的突破与超越。   在此基础上,梅洁散文也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女性化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抒情的忧郁美与理趣美并存,语言的激情美与韵律美相依,意蕴的灵动美与倾诉美共生。  
其他文献
本文从对比考察两位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美国后现代移民作家——汤亭亭和雷蒙德·费德曼的小说创作入手,初步探讨在后现代语境下,写作行为对于小说家及其所代表社会族群的文化认
本文以新晃县城使用的汉语方言为研究对象,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调查所得的主要语篇进行了典藏式的转写,采用词典的形式对典藏语篇和日常话语的词汇进行展现,并且结合前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