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气涡轮主次流耦合数值技术方法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c894784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及CFD技术的发展,求解三维N-S方程已成为现实,采用CFD方法计算涡轮冷气掺混问题能较为准确地模拟冷气喷射流场结构、给出流场参数分布、评估叶栅性能变化趋势。本文采用三维CFD方法研究了高压涡轮导叶冷气掺混对涡轮气动性能参数的影响,CFD计算采用网格预处理技术获得壁面加密的高质量六面体网格,可保证计算准确性。  首先采用点源项与真实孔射流两种手段对E3高压涡轮导叶两种冷却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源项模型叶片表面温度降幅比真实孔模型的偏大7.9%;源项模型涡轮级功率和效率比真实孔模型的分别偏低0.32%和0.39%,在工程设计中不能直接将源项法用作定量评估依据。  对比分析了三维扭转高压燃气涡轮导叶前缘、尾缘、压力面和吸力面冷气射流对叶栅流场的影响。从表面温度看,前缘叉排孔模型的叶片表面温度比顺排孔模型的要低1.07%;叶片表面温度随前缘冷气径向喷射角减小而降低,与90°和60°相比,30°射流角叶片表面温度降幅为3.08%。从总压损失和能量损失看,导叶尾缘冷气射流最大,前缘冷气射流最小,吸力面比压力面大。  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设计和非设计转速下该导叶全叶身冷气射流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冷气流量由2.5%Qm增加至6.25%Qm,叶片表面平均温度降幅达11.19%,导叶叶栅通道总压损失和能量损失分别增大了12.95%和12.01%,而涡轮级功率和效率分别降低了2.39%和1.51%。
其他文献
动力稳定问题中,线性理论的适用条件是小变形假设,一旦圆柱薄壳结构发生参数共振,以至于位移达到大变形情况时,线性理论就不能和现实很好的拟合。所以需要在结构受力中考虑更多非
作为一种新型的低速风洞模型支撑系统,绳牵引并联机构因具有速度快、惯性小、承载能力大以及对流场干扰小等诸多优点而备受关注。但是由于该类系统具有冗余驱动的特点,如何优化
连续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C_f/Al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低热膨胀系数及良好的耐热和抗老化性能,在航空航天及国防尖端技术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三维角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探索开发的逐渐加深,对于远洋和深海作业船舶的需求也在不断增涨。由于深海海洋环境条件十分恶劣,传统的锚泊系统在定位能力以及经济性等方面已经无法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