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论文研究旨在搜集周慎斋遗书中有关脾胃的论述及其相关的文献资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整理和总结周慎斋脾胃学术思想和临床特色,以期对临床实践有所助益。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采用文献学的方法,以《周慎斋医学全书》(主要包括《慎斋遗书》与《医家秘奥》两种)作为研究对象,广泛搜集有关周慎斋的著作、学术论文等文献资料。综合运用比较、推论、总结的方法,提出架构,梳理总结周慎斋脾胃理论渊源及其脾胃理论,并分析其脾胃理论在临床应用中辨证论治特色。结果:(1)周慎斋师古而不泥古,学验结合,继承与发扬并举,在脾胃病学术发展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2)周氏治疗脾胃疾病,突出了肾气上升与胃气相接为人身至宝的特点。周氏并非把脾、肾分为两个部分,而是以先天、后天之关系为轴心,论述五脏病机,以脾胃之升降为轮轴,论述疾病产生的原因,着重强调了先、后天相接对机体产生的重要作用;(3)周氏提出“诸病不愈寻脾胃”观点是其理论体系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4)周氏在脾胃疾病的诊断中四诊合参,尤重脉诊,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将脉诊用于判断五脏之胃气、病因病机,推断胃气之有无、疾病之转归,以及指导临床用药等;(5)周氏重视阳气的思想,贯穿于其理法方药的全过程,为后世医家在重视阳气以及论治疾病方面提供更多的理论与方法指导;(6)周氏重视胃阳的同时,兼顾胃阴。并提出阴虚脉象,补脾阴虚临证诊断之空白,为后人准确诊断脾阴虚证提供了依据;(7)周氏论治诸病,立足于脾胃,立法有度,多为虚证而设,以健脾和胃为主。结论:脾胃学术思想贯穿于周慎斋的著作之中。周慎斋阐发脾胃理论,树立自己的理念,因而形成了自己的脾胃思想。周慎斋对脾胃学术思想理、法、方、药兼备,对脾胃的认识独到,其脾胃学术理论承前启后为后世脾胃学说的发展,及在临床各科之中广泛地运用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