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股东民事责任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g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控制股东在资本多数决原则下控制、支配着公司,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极易滥用控制权损害公司、其他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近年来,控制股东采用各种方式侵害公司和其他中小股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等恶意违规现象层出不穷,屡禁不止。纵观各国,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都从法律的角度明确规定了控制股东的诚信义务和违反诚信义务应承担的民事责任。目前,我国立法对控制股东的民事责任也作了相应的规定,但是比较笼统,可操作性不强。为了更好的保护其他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应加强控制股东的民事责任。因此,本文就控制股东的民事责任的有关问题作了相关探讨。   第一章是对控制股东概念的界定。在分析控制权概念的基础上,借鉴英美国家控制股东概念,对我国控制股东的概念重新进行了理论界定,主张从实质上认定控制股东,扩大控制股东的范围。   第二章是对控制股东责任基础的分析。分析和比较了诚信义务和影子董事制度,主张将滥用控制地位的控制股东视为影子董事,赋予董事承担的诚信义务;其次阐释了控制股东诚信义务的理论基础;最后阐述了诚信义务的主要内涵。   第三章是阐述控制股东滥用控制地位时对债权人的保护。首先对股东有限责任制度进行了反思;其次对揭开公司面纱制度和破产债权保护制度分别进行了分析和立法检讨。   第四章是阐述控制股东滥用控制地位时对中小股东的保护。分别就利害关系人的回避规范和诉讼救济制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自己的完善意见。
其他文献
社会主义司法文明是我国政治文明和法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近些年党和国家从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两个层面积极推进我国司法文明建设。但是从近两年我国司法文明
环境公益诉讼作为一种新的诉讼形式,是为了解决传统诉讼无法解决的严重的环境侵权案件。2012年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将环境公益诉讼确定了下来,这是具有里程
2013年上市公司半年报已收官,相比2012年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零增长,微观经济整体盈利能力相比2012年有明显好转。数据显示,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总计1.139万亿元,同比增长11.43%。《经济》记者从同花顺ifinD系统提取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31日,A股有2467家上市公司披露半年报,累计净利润达到1.13万亿元,同比增长12.2%。  制造业情况不容乐观。根据W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