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污水厂的大量兴建导致了污泥量成倍的增加,普通剩余污泥有机质含量高、组分复杂、变异性大、颗粒小且含水率高(通常99%)以上,脱水十分困难,这也成为了污泥处理的瓶颈问题。因此,如何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降低泥饼含水率,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好氧颗粒污泥技术日渐成为污水生物处理领域的热门研究,它弥补了传统活性污泥法的许多不足之处。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是通过控制反应系统的运行条件和影响因素而产生的微生物自凝现象,其最大的优势在于粒径大、沉降性能好且具有同步脱氮除磷的特性。本文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及其过程中产生的颗粒污泥及淘洗污泥进行了脱水性能的研究。首先比较了SBR反应器中采用不同接种污泥在相同的条件下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情况,结果表明SBR反应器接种淘洗污泥与普通污泥混合相(R2)比接种普通污泥(R1)颗粒污泥成熟化时间短一半。R1、R2中颗粒污泥的平均粒径和湿密度分别为2.25mm、1.048g/mL和2.55mm、1.040g/mL;二者对有机底物都有较强的去除效果。本文还对成熟期颗粒污泥反应器运行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反应器曝气阶段曝气量为90~100L/h效果较好,低于90L/h会影响颗粒污泥的稳定性,而高于100L/h后处理效果并不会进一步提高,但会增加运行费用;运行周期延长至8h后,可将污染物的去除效率稳定在较高水平;适当增加进水后厌氧闲置阶段时间有利于对磷的去除,运行周期为8h时,厌氧闲置阶段90min为最佳。文章中通过污泥比阻、污泥沉降性能、泥饼含水率、过滤速度等指标考察了颗粒污泥及淘洗污泥的脱水性能。实验研究发现:成熟颗粒污泥的比阻为2.65×108S2/g,无需调理就属于易过滤污泥;淘洗污泥经过PAC、CPAM调理后,脱水性能有明显改善且远优于普通剩余污泥,絮凝剂的最佳投加量也远小于普通污泥。当采用复合药剂调理时,在其最佳投加量下,淘洗污泥比阻降低到0.35×108S2/g,泥饼含水率达到60.8%,为污泥的进一步脱水提供了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