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旨在探究XFM及其颉颃对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皮层、小脑、脑干、丘脑、海马五个脑区ERK1/2、p-ERK1/2、p-CREB蛋白表达的影响,藉以探讨小型猪复合麻醉剂(XFM)及其颉颃剂的麻醉及催醒机理,分析两者的作用在细胞内蛋白表达水平的调控机制及XFM和XFM颉颃剂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交互作用部位,为更好地指导药物临床应用和研制新型安全高效的麻醉复方制剂奠定理论基础。将78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雌雄各半,分别为:麻醉组(M组)、颉颃剂组(J组)和颉颃剂催醒组(F组)。M组分为5个亚组即:空白对照组(MC组,n=6)、翻正反射消失组(M1组,n=6)、翻正反射消失1h组(M2组,n=6)、翻正反射恢复组(M3组,n=6)、翻正反射恢复1h组(M4组,n=6);J组分为三组即:空白对照组(JC组,n=6)、注射XFM颉颃剂5min组(J1组,n=6)、注射XFM颉颃剂1h组(J2组,n=6);F组分为5个亚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FC组,n=6)、早期催醒5min组(F1组,n=6)、早期催醒1h组(F2组,n=6)、晚期催醒5min组(F3组,n=6)、晚期催醒1h组(F4组,n=15)。试验果表明:XFM麻醉过程中小脑、丘脑和海马中p-ERK1蛋白表达量随着麻醉加深而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苏醒过程中小脑及海马组织中p-ERK1蛋白的表达量逐渐下降,苏醒后1h基本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5);在小脑、丘脑中随麻醉时间的延长P-ERK2蛋白的表达逐渐上升,其中小脑的M1组、M2组,丘脑的M3组上升显著(p<0.05、p<0.01、p<0.01),在脑干中p-ERK2的表达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p<0.05),至苏醒后1h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极显著(p<0.01)。XFM颉颃剂对正常大鼠,p-ERK1/2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影响(p>0.05); XFM颉颃剂使麻醉大鼠丘脑中p-ERK1蛋白的表达量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XFM颉颃剂使麻醉大鼠小脑中p-ERK2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使丘脑中p-ERK2蛋白表达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XFM及其颉颃剂对大鼠各脑区ERK1/2蛋白和p-CREB蛋白表达量无显著影响。综上表明:以上相关脑区可能是XFM麻醉剂及其颉颃剂在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的作用部位,XFM颉颃剂可以在部分脑区对抗XFM对大鼠的麻醉作用,说明XFM颉颃剂可以在部分脑区通过影响ERKl/2信号通路而产生催醒作用;XFM及其颉颃剂的麻醉和催醒作用是由于ERK蛋白磷酸化水平的改变而引起,而与ERK1/2蛋白的重新合成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