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绒线作为一种传统的编织材料,因其具有视觉、触觉、加工等方面优势,广泛用于服饰、饰品等领域。然而,绒线在家具领域则未能完全运用其优点,导致使用率与附加值低。本文以绒线认知为基础,绒线特性尤其是物理性能的影响为择料之本,深入研究绒线组件、绒线与椅凳应用关系,探讨应用方法。我国绒线资源广、产量大、品种多,为绒线应用于椅凳创造丰厚的物质条件。按纤维成分分类可分为天然纤维和人工纤维两种,按生产工艺分为精梳、半精梳和粗梳三类,不同种类的绒线具备不同的使用特点。绒线的特性影响应用。支数影响面料厚度及粗糙度,即支数大,绒线就细,面料越薄,越细腻;反之亦然。线密度影响纺织加工和产品质量、物理机械性能、手感等。绒线的强力和伸长影响家具受力部件品质,伸长越大,强度则降低,产生松弛。回潮率影响吸湿,较大的天然纤维用于吸湿,回潮率较小的合成纤维,适于潮湿环境。绒线色彩丰富了视觉和构成图案。绒线肌理对触觉和视觉影响是:粗糙肌理,触感柔软,视觉上质朴、厚重、富于人情味;细腻肌理,触感光滑,视觉上华丽、高贵、显档次。绒线组件在椅凳家具中影响附加值。绒线排列生成直线式和交织式面状形态。直线式依据线型排列的方向有平行、发散、几何和无序等;交织式主要有编织和交叉缠绕,使绒线间紧密结合成面。编织图案由不同的绒线颜色和编织面凹凸纹理构成,点缀修饰面。绒线有装饰组件、功能组件和填充组件。以面料饰面的装饰组件,以编织图案成为主体组件及饰品装饰;绒线软包为功能组件,具有柔软感。填充组件有包裹碎料填充和复合定型填充,填充家具部位使形体充实、增加回弹及柔性。在椅凳结构中,人体对椅凳接触部位软硬度按需求程度大小,依次为座面、椅背、扶手、枕靠,需求越大则设计尽可能将具备柔软特性的软包组件、填充组件等结合;绒线组件与椅凳的结合方式有:框编、包覆、缠绕、穿孔、框镶、悬挂和钉固等。装饰性结合则要求绒线与椅凳其他部位产生不规则的随意性;受力型结合则要求绒线有较强的强力和较低的伸长,且与框架的紧密结合。绒线椅凳颜色决定家具使用场合,绒线的肌理产生空间感和层次感,绒线质地柔软、轻薄;绒线与木材结合,形成天然质朴的田园风格和现代简约风格;与金属结合形成精致的欧式风格和现代风格;与塑料结合,具有良好的塑形能力,价格低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