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产养殖环境水质的控制与修复已成为保障水产品安全的关键。益生菌特别是以Rho.Palustri为主的光合细菌,在改善养殖水质进而提高水产品安全上的应用已引起普遍关注,而且附载细菌比游离细菌具有更大的代谢活力。但迄今所研究与应用的大多是游离态的(易受水流影响,难以稳定地长期发挥作用;不易自然沉降,限制了其深层次处理池塘水体的能力),或以聚乙烯醇(PVA)等有机物作为固定细菌材料(难分解,极易造成二次污染,固定化过程复杂,原料成本高)。因此,寻找新的有效的固定材料构建益生菌附载颗粒,提高在水体中降解污染物的能力并避免二次污染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蒙脱石为附载材料,研究并探讨载菌蒙脱石的构建条件和机理及其在罗非鱼养殖和品质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养殖水体的生物修复和水产品的安全提供新的途径和相关依据。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益生菌Rho.Palustris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30℃,光照强度为3000lx,最适初始pH值7.0~7.5;添加酵母膏有利于其生长,最适添加量为0.2~0.4%;菌株ZJ0716对盐度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盐度在0.1~0.5%的范围内生长状况最好。(2)载菌蒙脱石的构建条件:10.0mL浓度为2.55×10~9cfu/mL的菌液中,当蒙脱石重量为0.5g时,其载菌量和吸附率达到最大;0.5g的蒙脱石和10.0mL菌液,当浓度为15×10~8cfu/mL时,吸附率达到最大,且随着起始浓度的增大,附载菌量不断增大,表明蒙脱石对益生菌Rho.Palustris有很强的吸附作用;0.5g的蒙脱石和10.0mL浓度为2.55×10~9cfu/mL的菌液,30mL时吸附菌量达到最大,但是随着菌液体积的增大,吸附率不断变小。温度在30℃、pH7和很低的离子浓度条件下,蒙脱石对益生菌Rho.Palustris有最大的吸附率。(3)在30天的养殖期内:对照组养殖水体的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COD和硫化物的含量分别达到7.58、2.50mg/L、0.457mg/L、10.35mg/L、5.80mg/L和0.011mg/L;而载菌蒙脱石T-3组养殖水体各指标分别只达到了7.36、0.70mg/L、0.197mg/L、5.22mg/L、3.11mg/L和0.009mg/L;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载菌蒙脱石的T-3组养殖水体的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COD和硫化物的含量都有了显著的降低(P<0.05);与添加菌株的T-1组相比,添加载菌蒙脱石的T-3组养殖水体氨氮、亚硝酸盐、COD的含量的降低与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4)罗非鱼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对照组的日增重、相对增重率、肥满度和去内脏比分别达到0.52g/d、126.39%、3.94%和90.06%,而饵料中添加载菌蒙脱石的T-3组分别达到0.66g/d、162.80%、4.04%和90.06%;与对照组相比,罗非鱼的日增重、相对增重率和去内脏比都有了显著的提高(P<0.05)。T-3组罗非鱼肌肉粗脂肪含量3.62%降低到2.71%,与对照组相比也有了显著的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T-3组罗非鱼肌肉中粗蛋白、水分、灰分、Fe和Zn的含量也从82.17%、76.50%、5.49%、365.8mg/kg和63.22mg/kg分别提高到83.22%、78.25%、5.57%、386.2mg/kg和65.71mg/kg,但还未达到显著的水平(P>0.05)。综上所述,载菌蒙脱石有效结合了益生菌Rho.Palustris净化水质和蒙脱石材料吸附性的特点,使载菌蒙脱石对水体中的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COD和硫化物的含量都有了显著的降低,改善了养殖水质;同时也使罗非鱼的生长特性和品质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为载菌蒙脱石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