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自1999年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养老问题一直都是社会民生关注的焦点。历年全国及地方两会上代表们都频频提出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养老服务水平的议案及建议,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省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在体制改革、设施建设、机制完善、措施保障等多个方面予以支持,养老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由于长期受城乡二元化发展体制的影响,农村养老服务相对滞后,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令人堪忧。加之农村年轻劳动力纷纷转移到城市,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难以为继。同时受“养儿防老”、“安土重迁”等旧观念的影响,绝大数农村老年人倾向于居家养老,就近享受由地方政府提供的相关养老服务。经过近些年的不断发展,各地在推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方面形成了一些特色的做法,都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本文通过对盐城市大丰区三龙镇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建设及运转、乡村医生签约服务以及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等方面入手,对盐城市大丰区三龙镇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结合问卷调查和与部分老年人及村居主要负责人访谈了解的情况,发现三龙镇在推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虽然形成了“一个中心+多个站点”、“一名村医+多名服务人员”、“一名服务人员+多个老人”的三个“一对多”服务模式,但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一是服务内容较为单一;二是相关主体职能缺位;三是服务队伍比较薄弱;四是服务平台运行困难。针对这些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同时借鉴国内其他地方的成功做法,提出具有一定针对性的对策:一是拓宽经济支持渠道,二是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三是壮大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四是健全居家养老服务制度。以期能够加快推进构建普惠型、多元化、多层次以及现代化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