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是以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或者机体对胰岛素反应性降低所致的一种代谢性疾病。现已成为与心脑血管、肿瘤相并列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3大病种之一,且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病情复杂、难根治等特点。目前临床上多以西药为主,虽然疗效确切,但有副作用,用久了还会产生“治疗失效”。而中药降糖作用具有多途径、多靶点、多向性的药理特点,且作用温和持久并能延缓并发症等优点。目的:以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小鼠和HepG2细胞为模型,研究从肉桂中提取的多酚的降糖活性,并进一步以胰岛素抵抗的细胞为模型,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用高脂饲料喂养加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的方法诱导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小鼠为动物模型,研究肉桂多酚对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把糖尿病小鼠分为对照组、肉桂多酚组(100、200、300mgkg-1d-1 )及阳性对照组(500mgkg-1d-1 ),以上各组均为灌胃给药,给药2周后采血测定血糖水平并检测小鼠的体重;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的方法检测肉桂多酚对HepG2细胞活性的影响;同时采用高浓度的胰岛素诱导HepG2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的细胞模型,用葡萄糖氧化酶的方法检测肉桂多酚对HepG2细胞对葡萄糖消耗的影响;运用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偶联比色法和乳酸脱氢酶偶联比色法检测肉桂多酚对HepG2细胞内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和葡萄糖激酶(GK)的活性;运用real time RT-PCT技术,检测肉桂多酚对HepG2细胞内一些与糖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包括胰岛素受体(IR)基因、调节体内葡萄糖转运的葡萄糖转运体2(GLUT2)、糖异生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限速酶:PEPCK和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结果:高脂饲料加低剂量的STZ成功地诱导了糖尿病的动物模型,灌胃给肉桂多酚2周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在200、300mgkg.-1d-1剂量下,糖尿病小鼠体内的血糖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小鼠的体重没有明显改变(p>0.05);在浓度(1-15μg/ml)时,肉桂多酚对细胞的生长没有抑制作用;肉桂多酚可明显促进HepG2细胞和胰岛素抵抗的HepG2细胞对葡萄糖的消耗(p<0.05,p<0.01),且随着浓度的增高,其降糖效果更明显。在15μg/ml时,肉桂多酚能够促进胰岛素抵抗的HepG2细胞GK活性(p<0.05),在浓度为10μg/ml、15μg/ml时,肉桂多酚抑制PEPCK的活性(p<0.05,p<0.01);同时,肉桂多酚能够抑制GLUT2、糖异生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限速酶PEPCK和G6P酶基因mRNA的表达(p<0.05,p<0.01);但对HepG2细胞中IR胰岛素受体基因mRNA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高脂饲料喂养加低剂量的STZ腹腔注射可成功诱导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动物模型,肉桂多酚灌胃2W后,能降低糖尿病小鼠体内的血糖水平。在细胞水平上,肉桂多酚浓度小于15μg/ml时,没有抑制细胞的活性;肉桂多酚可明显促进HepG2细胞和胰岛素抵抗的HepG2细胞对葡萄糖的消耗,增强了细胞对低浓度的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HepG2细胞的胰岛素抵抗状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防或逆转胰岛素抵抗的发展;肉桂多酚可通过抑制HepG2细胞内PEPCK和G6P酶基因mRNA的表达及抑制PEPCK的活性,抑制糖异生作用,减少细胞内内源性葡萄糖的产生;并且通过促进GK的活性和调节细胞内GLUT2mRNA的表达,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