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YC和MDM2蛋白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me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起源于骨髓中B淋巴细胞的单克隆浆细胞恶性肿瘤,是最常见发生于骨的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目前其发病机制不清,无法治愈,尤其是临床分期越高,预后越差。因此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发展机制,寻找其临床治疗的可能靶点及预后判断指标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C-myc基因是MYC癌基因家族成员之一,其与细胞周期的调控密切相关。C-myc基因的异常表达在调节细胞的恶性转化、生长及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关研究表明,在很多肿瘤,如淋巴瘤、乳腺癌、胃癌、结肠癌和头颈部肿瘤等,均有C-myc基因的扩增或过度表达。小鼠双微体基因(murine double minute 2,MDM2)是一种原癌基因,最初是从含有双微体的小鼠成纤维母细胞中克隆出的一个高度扩增的基因。MDM2通过激活E2F-1可以促进细胞G1期到S期的转变,通过抑制野生型P53的功能可以调控细胞的增殖、凋亡。其与许多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软组织肉瘤、骨肉瘤和胶质瘤等,因此,靶向作用于C-myc或MDM2及其相关基因有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有效途径之一。C-myc蛋白或MDM2蛋白在多发性骨髓瘤中表达的报道非常有限,联合检测C-myc蛋白和MDM2蛋白在多发性骨髓瘤组织的表达情况,目前尚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应用免疫组化检测MDM2蛋白和C-myc蛋白在不同临床分期多发性骨髓瘤和非肿瘤骨髓组织的表达情况,以期了解二者在多发性骨髓瘤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及其与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1.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9000三步法检测不同临床分期多发性骨髓瘤组织和非肿瘤骨髓组织中的C-myc蛋白及MDM2蛋白的表达情况。2.统计学分析:通过SPSS 21.0软件处理,对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对于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1.C-myc蛋白和MDM2蛋白在多发性骨髓瘤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1.7%、80.0%,在非肿瘤骨髓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20.0%,两种蛋白在非肿瘤骨髓组织及多发性骨髓瘤组织的表达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C-myc蛋白和MDM2蛋白的表达与多发性骨髓瘤临床ISS分期呈正相关性(P<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相关性(P>0.05)。3.在多发性骨髓瘤中,C-myc蛋白和MDM2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1.C-myc蛋白和MDM2蛋白在多发性骨髓瘤中高表达,其可能与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及临床分期有关,但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2.在多发性骨髓瘤中,C-myc蛋白和MDM2蛋白可能具有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肿瘤的发展。
其他文献
<正>学案导学法是一种以学案为教学载体,以引导帮扶为教学方法,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强调师生合作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其对学生主观能动性及创新意识能力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有效教学越来越成为素质教育的紧要课题。有效教学的关键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有效的关键是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效,而课堂讨论则是优化课堂,是让学生自
目的:过表达microRNA-137(miR-137)对体外人胰腺癌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初探。方法:将胰腺癌PANC-1和As PC细胞分为miR-137 mimics转染组和对照组,并通过qRT-RCR检测转染效
一些大型的软件系统平台为了方便用户的使用都提供了软件的接口和开发环境,这个也就兴起了软件二次开发的行业。像AutoCAD提供了ObjectARX,Inventor三维软件提供了SDK包,CATI
女娲神话主要产生在河南省的北部、山西省南部、陕西省西部一带,随后沿黄河向东传播,与自东向西的伏羲神话在河南的东部地区交汇、融合,从而丰富、发展、变异,并产生新的神话与传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
B7-H4又称为B7x或B7S1,是近来发现的B7家族新成员,在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中起着重要的负性调节的作用。B7-H4的mRNA广泛表达于人的外周组织,包括胎盘、肝脏、骨骼肌、肾脏等,
本文从立堵截流抛投体稳定的基本概念出发,根据串体截流的生产实践及系统的模型试验作了初步分析,提出了用串体代替单体并削减截流最大单体稳定重量的计算方法,为降低截流设
经济新常态是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的客观规律,增速放缓、发展动力转换及产业结构和效率升级是未来发展的基本逻辑。新常态下各行业的规模和效益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而
目的:综述乙酰半胱氨酸(NAC)药理作用,为临床用药拓展思路。方法: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归纳。结果与结论:乙酰半胱氨酸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且新作用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