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肿瘤转移侵袭机制存在很多假说,公认的有解剖和机械学说、种子和土壤学说、肿瘤干细胞学说,而目前研究较为热门的为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学说。细胞发生EMT后迁移能力增加,有研究表明EMT在肿瘤侵袭及转移中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探讨溶血磷脂酸(LPA)协助转化生长因子1(TGFβ1)的促EMT作用;2、目前大部分化疗药物均为诱导细胞发生凋亡,有研究证明LPA能逆转化疗药物的促凋亡作用,本研究在于探讨LPA能否拮抗5-氟尿嘧啶及奥沙利铂的诱导的结肠癌细胞凋亡及探讨其机制。 材料及方法:体外培养人结肠癌细胞SW480、HT-29;运用TGFβ1及LPA诱导SW480细胞,发生形态改变;用Western blotting蛋白免疫印记技术分析EMT分子标志物E-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改变;采用MTS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用流式细胞术(FCM)分析LPA对5-氟尿嘧啶(5-Fu)、奥沙利铂(LOHP)诱导HT-29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LPA及凋亡诱导剂处理前后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差异。 结果: (1)TGFβ1及LPA单独诱导组均能使SW480细胞形态发生EMT改变;联合诱导组细胞EMT改变更为明显。 (2)在正常血清对照组、1%FBS空白对照组、LPA组、TGFβ1组、LPA组+TGFβ1组,细胞内E-Cadherin表达依次下降;Vimentin表达未见明显差异。 (3)5-Fu、LOHP均可诱导HT-29细胞发生凋亡及细胞周期G0-G1期阻滞,对其生长抑制作用呈量效和时效关系。LPA能减少5-Fu、LOHP诱导的细胞凋亡,降低S期的比例。 (4)Western blotting检测表明,空白对照组、5-Fu+LPA组、5-Fu组细胞中的Bax及Cleaved Caspase-3表达量依次增加;5-Fu+LPA组、5-Fu组、空白对照组细胞中的Bcl-2表达量依次减少;空白对照组、LOHP+LPA组、LOHP组细胞中的Bax及CleavedCaspase-3表达量依次增加;LOHP+LPA组、LOHP组、空白对照组细胞中的Bcl-2表达量依次减少。 结论: 1、LPA可协助TGF-β1产生EMT作用。提示可通过下调LPA的表达或特异性阻断LPA受体而抑制肿瘤侵袭及转移。 2、LPA能逆转5-Fu、LOHP的促结肠癌细胞凋亡的作用。该作用主要通过影响与线粒体途径相关的凋亡蛋白,即通过下调促凋亡蛋白Bax、上调抗凋亡蛋白Bcl-2而实现的。